约6290字。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同步检测
(满分:60分 时间:45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祭祀(shì) 国殇(shāng) 颠倒(diān) 惨绝人寰(huán)
B.杀戮(lù) 抵赖(lài) 篡改(cuàn) 威尔逊(shùn)
C.呓语(yì) 警惕(tì) 遁形(dùn) 振聋发聩(guì)
D.铭记(míng) 缅怀(miǎn) 磅礴( bó) 公祭鼎(dǐ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书藉 悠久 矢志 颠倒黑白 B. 典章 忘图 野蛮 沧海桑田
C. 扭曲 右翼 顽固 百般抵赖 D. 催残 初衷 隆重 时代变迁
3.阅读了《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一位同学有感而发写了一幅书法作品《誓佑和平》。下面对这幅作品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幅书法作品是楷书,工整清丽,横平竖直。
B.这幅书法作品是楷书,庄重典雅,一波三折。
C.这幅书法作品是隶书,工整清丽,横平竖直。
D.这幅书法作品是隶书,庄重典雅,一波三折。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南京大屠杀这一惨绝人寰的劫难,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
B.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的,则是茶堂倌振聋发聩的吆喝。
C.离开几十年,今日重回故乡,已是人事全非,颇有沧海桑田之慨。
D.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一以贯之的根本精神。
5.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下,使他们已成为科研项目中的生力军,是正在蓄力的科技“原动力”。
B.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求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
D.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
6.依次填入在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
我们不可以决定生命的长度,却可以____________;不能改变天生的容颜,却可以______________;不能企盼左右他人,却可以_____________;不能全然预知明天,却可以________________。因此,生命虽然短暂,却可以活得美好丰盈。
A. 拓展它的宽度,时时展现笑脸,充分利用今天,好好把握自己
B. 时时展现笑脸,充分利用今天,好好把握自己,拓展它的宽度
C. 充分利用今天,好好把握自己,拓展它的宽度,时时展现笑脸
D. 拓展它的宽度,时时展现笑脸,好好把握自己,充分利用今天
7.下列填到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当然,国家公祭鼎并非对文物楚大鼎的简单仿制,更多的是“借其神韵”。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而国家公祭鼎正面则铸有160字的铭文。
②而国家公祭鼎高165厘米,鼎上外口径126.6厘米,铜质的鼎身和铜质的底座重2014公斤,石质的底座重1213公斤,象征2014年12月13 日。
③用魏碑简体字,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表达了对遇难同胞的祭奠之意。
④据悉,楚大鼎是同时期出土的圆鼎中最大的,通高113厘米,口径93厘米,重达400公斤。
⑤此外,楚大鼎口沿刻有12字铭文。
A.②①④⑤③ B.④②⑤①③ C.④②③①⑤ D.②①③⑤④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这篇新闻评论主要述说了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及历史背景。
B.文章针对国家公祭日有感而发,论述的过程中饱含着爱国情感。
C.文章列举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的事例,强调了“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D.文章写南京的变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