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180字。
2022中考适应性测试卷(十四)
chuhanchen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共4分)
《最美中国戏》首期节目选择汤显祖的代表作《临川四梦》。欣赏和表演的门槛很高,怎么把节目拍得好看?节目另 ① 蹊径,并不强求嘉宾拘泥于一种表演形式,而是选择以“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相遇”的中西文化碰撞引出《临川四梦》。音乐剧演员阿云嘎与演员李菲儿分饰莎士比亚和梦神,与专业戏曲演员们一同为观众带来如梦似幻的连台大戏。
当豫剧名家金不换惊喜登场游园会,凭借《七品芝麻官》收获满堂喝彩;当游园会中矮子功、帽翅功 ② 得连连叫好;当专业演员们被问及后不后悔选择丑行时毫不犹豫地回答“不”,没有人再揶揄丑角们滑稽夸张的造 ③ ,没有人再看轻他们在舞台之上的分量。他们是舞台上的配角,却也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kǎn ní jiǎo B. jiàn nì jué
C. kǎn nì jué D. jiàn ní jiǎo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①辟 ②搏 ③形 B. ①辟 ②博 ③型
C. ①劈 ②博 ③形 D. ①劈 ②搏 ③型
2.在撰写题为《追梦赤子心》的演讲稿时,小华想引用古诗文名句来增色添彩,请你根据古诗文积累,帮他补全下面空缺内容。(8分)
同学们,追梦赤子心,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 , ”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心,是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 , ”坚定理想勇往直前的自信心,是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 , ”乐于奉献的无私之心,也是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中“ ? ”不惧磨难的无畏之心!
3.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有人说,《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仁的巨人,孙悟空是勇的斗士,请从下面故事中任选一个,谈谈这种说法的依据。
①遭遇红孩儿(《西游记》第40-42回) ②比丘国救难(《西游记》第78-79回)
(2)俗语说,“志同道合,谓之朋友”,反之,志不同道不合,难为朋友。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组,简述人物经历,印证这句话。
①鲁迅与范爱农(《朝花夕拾》) ②保尔与朱赫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③林冲与陆谦(《水浒传》)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出土于河南省浙川县的云纹铜禁是春秋时期禁类青铜器的代表物。 。 。
。 。 。其造型严神圣、神秘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①铜禁的四周以透雕的多层云纹做装饰,各具情态的异兽在朵朵白云的簇拥下,似腾云驾雾,如梦如幻
②云纹铜禁高28.8厘米,长103厘米,宽46厘米,呈长方形
③12只异兽蹲于“禁”下为足,张口吞,奋力托着器身,似气喘吁吁
④云纹铜禁中的“禁”字有禁戒饮酒之意,周朝人将放置酒杯的案台称为“禁”
⑤禁身的上部攀附着12条龙形异兽,曲腰卷尾,探首吐吞,形成群龙拱卫的造型
A.②①⑤③④ B.②④⑤③① C.④②⑤③① D.④①②⑤③
5.阅读下面关于“研学旅行”的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
材料一 12月6日,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开展了首批河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推荐工作,并最终认定郑州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等32家单位入选,大多数为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博单位。
据悉,河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每两年评选一次,对被认定的单位授予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统一制作的“河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标牌。
材料二 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出台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可知,研学旅行是首先是一种校外教育活动,而不是课堂教学或是课后兴趣小组之类的活动。研学旅行还需要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安排,通过组织学生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几位同学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出去转一圈,玩一玩,也不能不叫研学旅行。最重要的,研学旅行是要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这和纯粹的旅行活动是截然不同的。
材料三 教育专家表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少年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他们需要亲身参加许多亲近社会与自然的实践活动,父母和老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成长,就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体验。同时,青少年完成社会化离不开群体性交往,再好的父母和老师都无法代替伙伴的作用。但专家也同时指出,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务必要注重制度保障,不仅保障学生研学的安全,而且坚持公益性原则。
材料四 漫画《“研学游热”背后》(右图)
(1)给材料一的消息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2)根据材料二,给“研学旅行”下一个定义。(4分)
(3)从材料三、四可以看出,开展“研学旅行”有哪些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记忆的后院
①在离我们村不到半里路的田野附近,有一个地名“谢家桥”。桥,只是一座小石桥,两块长条方石,搭在溪沟上,长不足一米,一步就可走过。这片田野,有了这个小石桥,也有了姓名——“谢家桥”。
②那时,谢家桥是我们经常去的地方。家里谁头痛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