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60字。
第一单元 3.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重难点:
文体知识:
社论
社论是报社或杂志社在自己的报纸或杂志上,以本社名义发表的评论当前重大问题的文章。社论代表的是报刊的观点,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代表的是《光明日报》的观点。社论的作者是由报社(杂志社)指定的编辑部人员或社会上的专家,文章完成后作者不署本人名,只能署“本报评论员”或“本报特约评论员”。这种文章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政治风向标”。
写作背景: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延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党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严重阻碍。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多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与此同时,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正确认识与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在此背景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横空出世,提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介绍:
胡福明,1935年7月生,江苏无锡人。1955年9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翌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1962年毕业后,到南京大学政治系(后更名哲学系)任教。曾任系党总支副书记、副系主任、副教授、教授。1982年11月调到江苏省委工作,历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党委、省委党校校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作者。2001年退休。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能否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困难,关心群众疾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