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30字。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拿来主义》同步练习(解析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鲁迅提倡新诗顺口、易记、易懂、易唱,目的是为了实现新诗的民族化、大众化。对我国古典诗歌,只有采取吸收其精华、扬弃其糟粕的正确态度,才能古为今用,________。鲁迅指出:“旧形式的采取,正是新形式的发端,也就是旧形式的________。”“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由此也可以看出,鲁迅提倡“诗须有形式”,( )。 因此,他认为新诗“格式不要太严”,在谈到新诗“要有韵”时,认为“不必依旧诗韵,只要顺口就好”。这说明,不是鲁迅形而上学地看待新诗的形式问题,而是以马克思辩证法立场出发来看待新诗的形式问题的。鲁迅还认为,要发展民族新文化,既要“择取中国的遗产”,又要“采取外国的良规”,使我们的作品更加________。他指出 “翻译外国的诗歌也是一种要事”,但是,又反对一味________外来诗歌形式。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推陈出新 蜕变 丰满 生搬硬套
B.革故鼎新 蜕变 丰满 生拉硬扯
C.革故鼎新 退变 丰盈 生搬硬套
D.推陈出新 退变 丰盈 生拉硬扯
解析:推陈出新,是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革故鼎新,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语境有“古为今用”,应选“推陈出新”。蜕变,事物由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且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对比关系。退变,某个组织因指导思想的变化而改变行为和形象,变成与原来完全不同的性质。语境是新旧形式的状态转变,应选“蜕变”。丰满,充足或达到所需要的程度。丰盈,体态丰满。语境是使作品充实,应选“丰满”。生搬硬套,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搬用别人的方法,经验等。生拉硬扯,形容用力拉扯,强使人听从自己。语境是反对机械套用外国诗歌的形式,应选“生搬硬套”。
答案:A
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绝不是重新铸造新的枷锁来代替旧的枷锁,也不是将旧诗森严的格律套在新诗身上
B.绝不是将旧诗森严的格律重新套在新诗身上,也不是要铸造新的枷锁来代替旧的枷锁
C.绝不是在新诗身上重新套上旧诗森严的格律,也不是旧的枷锁被新铸造的枷锁所代替
D.绝不是旧的枷锁被新铸造的枷锁所代替,也不是在新诗身上重新套上旧诗森严的格律
解析:前后两句说的是一个意思,应该是“本体”在前,“喻体”在后,A项与D项错误;C项前后句式不一致。
答案:B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鲁迅不是形而上学地看待新诗的形式问题,而是站在马克思辩证法立场出发来看待新诗的形式问题的。
B.不是鲁迅形而上学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