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080字。

  《大学之道》教案
  【学习目标】
  1.诵读文本,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2.了解儒家君子修德之学和圣王的治政之道。
  3.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难点:感受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和严密的逻辑思想
  【学习流程】
  一、导语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你能猜出下列校训是哪所学校吗?
  河南大学: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东南大学:止于至善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香港大学:明德格物
  河南理工大学:明德任责
  你们知道这些名校的校训都出自哪里呢?
  二、知识链接
  (一)《大学》
  《大学》原本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此篇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但是篇中却见不少《老子•道德经》德篇中的论述,因此,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
  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被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戴圣,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生于梁国睢阳县(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戴圣为“小戴”。
  南宋以前没有单独刊行过
  到了唐代,韩愈、李翱从维护儒家的所谓“道统”出发,十分推崇这两篇文章,把它和《论语》、《孟子》相提并论。(唐代儒家经典“六艺”  )    
  到了宋代,程颢、程颐更是竭力推崇这两篇文章。朱熹把收在礼记中的《大学》重新进行了编排,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文章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
  (二)《礼记》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四卷四十九篇,主要内容是先秦的礼制。
  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中不仅阐述了精湛的学术思想,而且展示了一种纯熟、凝练而又文采绚烂的文学语言。
  三.文题解读
  小学: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