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30字。
语言运用:识别成语使用的正误
课程标准
1.在全部的语文活动中,积累汉字、汉语的有关现象和理性认识,了解汉字在汉语发展和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巩固和加深义务教育阶段所学的汉字知识;体会汉字、汉语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及汉语的民族特性,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2.通过在语境中解读词汇、解读语义的过程,树立语言和言语的相关性和差别性的观念。
3.在自主修改病句和分析句子结构的过程中,体会汉语句子的结构特点和虚词的作用,进一步领悟语法规律。在学习文学作品时,观察词语的活用、句子语序的变化等,体会文学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4.在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的过程中,对比两种语体用词和造句的差别,体会口语与书面语的风格差异。
5.反思和总结自己写作时遣词造句的经验,建构初步的逻辑和修辞知识,提高语用能力,增强表达的个性化。
教学要点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高频考点。
1.全国新课标卷一直选用常见成语作为命题材料。从上表各年各卷的考查内容就可看出这一点。因此,要多了解成语的独特之处:语法结构、成语来源、词性特点等。
2.关注2021年考情,考查重点是结合语境把握词语(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从而正确使用词语;干扰项多为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不一致的词语。要多关注时事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成语,特别是那些容易出错的成语。
3.熟语的考查多是四字成语使用正误的判断或四字近义成语的差异辨析,重在用法,要求考生能从熟语的意义、对象、色彩和语法功能等方面来理解和使用。无论是识正误,还是辨差异,平时都应多训练,多积累,多思考
成语使用的正误识别,以考查常见成语为主。
高考成语题的考查范围涉及三个方面:①对成语意义的正确理解;②对成语使用对象的准确把握;③对成语的感情色彩与语境感情色彩的准确判断。
一、真题引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 。
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 ,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 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