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880字。
名著阅读:情节内容
1.阅读能够增长见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集大成者,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细细品赏;《乡土中国》作为一部介绍中国基层社会基本结构的社会学著作,深入浅出,论述精彩。请从二者中选择一部谈两点你的阅读收获。(不少于80字)
2.回顾我们的读书经历,点燃阅读第一把火的是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最接近生命本原的层面。请你以兴华中学文学社社长身份,对高一新生谈一谈,阅读《红楼梦》的方法。
3.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第七章“男女有别”中提到了两种婚恋模式,“阿波罗式”和“浮士德式”,具体内容如下:
“阿波罗式”强调“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浮士德式”则是“感情的象征,把感情的激动,不断的变,作为生命的主脉,恋爱是不断地克服阻碍,要得到的是这一个过程,而不是这过程的结果”。
首先请指出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婚恋模式是以上哪一种模式,接着借助这两个概念分析《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经过分析请尝试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150字以内。
4.红学家王昆仑有句经典评论:“《三国演义》的读者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请结合《红楼梦》的相关情节,分析王熙凤这一形象为什么令读者的情感如此复杂。
5.《红楼梦》中,庶出的探春只认王夫人为母,赵姨娘虽为生母,却没有母亲名分,没有管教女儿的权利。请运用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的相关理论,做出解释。
6.按要求作答。不少于100字。
“整本书阅读”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整本书阅读常见的读书方法有:摘录法、比较法、主题法、分类法、文本细读法、复述法、观影比对法、文献查阅法等等。高中阶段我们要求读的是《乡土中国》《红楼梦》,请结合其中的一本书的特点,谈谈自己读这本书的方法与收获。
7.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拟在《红楼梦》剧中编入能体现“差序格局”典型场景的几出戏。下列是编剧助理小徐打算选编的场景,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雨村判案 B.元妃省亲 C.探春理家 D.香菱学诗
8.请根据《乡土中国》的相关章节内容具体解释“礼治秩序”这一概念,并比较其与“法治秩序”的不同之处。
9.《红楼梦》的人物语言达到个性化的高度,最为人们所称道。书中人物语言能准确地显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能形神兼备地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请按照示例,选一个《红楼梦》中人物(不要选王熙凤)对其语言特点进行点评,并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