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930字。
部编版高中语文高一上必修上册
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对诗词中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B.《致云雀》中,作者将云雀比作诗人、少女、萤火虫、绿叶,使云雀更加美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C.《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D.《红烛》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剥削 盘剥 剥皮 生吞活剥
B.咬啮 始龀 韶龄 龇牙咧嘴
C.血脉 血汗 流血 血口喷人
D.爆发 暴动 曝光 一曝十寒
3.下列有关郭沫若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他是“创造社”的主要成员,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
B.“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C.郭沫若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D.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动家。
4.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题目:对上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土地执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