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820字。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试题。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①
  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②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③。
  我似浮云殢④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⑤。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注】①峨眉:峨眉山,位于蜀地。李白年轻时曾长期定居蜀地。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诗人当时遇赦归来,正在江夏一带。②黄金狮子:佛所坐之处。③重玄:此指老庄哲学。④殢:滞留。⑤丹阙:赤色宫门,此指皇帝所居宫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巧遇来自峨眉的友人蜀僧晏,在惊喜之余流露出对峨眉山月的眷恋。
  B.诗人眼中的长安城,街道宽阔直通九天,佛学道学并重,思想文化繁荣。
  C.诗人运用联想与想象,不仅拓展了时空,也为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
  D.本诗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题材相近,表达的思想情感也较为一致。
  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表明诗人虽然身在巴东三峡,而心却留在了故乡峨眉。
  B.“我似浮云殢吴越”,表达了诗人因长期漂泊而生发的故园之情
  C.“君逢圣主游丹阙”,流露出对友人能够进京面圣的羡慕和颂扬。
  D.“一振高名满帝都”,祝愿友人声振京都,实现名扬天下的宿愿。
  3.这首诗多处写到峨眉月,请分析峨眉月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河湟①旧卒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
  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
  独吹边曲向残阳。
  注:①河湟:黄河、湟水流域,是唐与吐蕃交战之地。
  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写旧卒随主将出征河湟时还很年轻。暗中也透露出了年轻战士为国戍边的豪迈情感。
  B.次句“头白”交代了旧卒返家时的年龄。“时清”二字写出了他因胜利而不时感到的清爽。
  C.第三句交代了唐朝军队牺牲的人很多。透露出那场战争的艰苦、惨烈与参战将士的艰辛。
  D.尾句是诗歌的华彩,突出写河湟旧卒一个人在吹奏边曲,把他的内心世界集中展示出来。
  5.下列对诗歌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绝句可以五言,也可以八句。
  B.和王翰《凉州词》一样,这也是唐诗中的边塞诗。
  C.用“汉”来代指“唐”,是唐朝诗人经常用的写法。
  D.“边曲”指旧卒在戍边时经常吹奏的西北边地乐曲。
  6.古人认为,作诗须“着墨不多而蓄意无尽”。本诗就具有这样的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对此作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古风(其一)①
  李白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②,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扬马激颓波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④。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