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40字。
《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时间:2002年12月12日
班级: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初一(1)班
执教:南京玄武外国语学校 刘翠荣
课前预习提纲
一、查阅工具书,弄懂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朗读全文。
二、教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方法:
三、仔细阅读课文进行思考,并且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课堂实录
(课前几分钟,教师把选取的有关"四季美"的诗句发给学生,请学生朗读。)
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欣赏了那么多赞美四季美景的诗句,大家喜欢诗中描绘出来的这些美景吗?(学生纷纷表示喜欢)的确,优美的自然风光总让我们充满了浓浓的向往和说不尽的依恋。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暂别闹市的喧嚣,到山中去走一走,融入这温暖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之中,好吗?我先请大家欣赏一处美景。(师放九寨沟自然风光录像片段)
师:这里的景色美不美呀?
生:美!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是那里的自然风光?
(生有的摇头,有的说不知道)
师:没关系,这是我国优美的风景游览区九寨沟,以后大家一定会有机会到那里游玩的。我们通过摄影师的镜头欣赏了九寨沟优美的自然风光,当代作家李汉荣还用文字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游玩的好去处,下面我们就一起走入他的世界。(板书课题、作者)
师:我想请两名同学与老师合作为大家朗读一遍课文,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配合一下?(生纷纷举手,师请了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请你们告诉我你们最喜欢哪几段文字?
生:(女)我最喜欢第四和第五小节。
师:好,那你就读这两个小节。你呢?(问另一位同学)
生:我喜欢第六和第七小节。
师:那余下的由我来读。(转向全体同学)在我们读的过程当中,请同学们仔细听,看我们三个人的朗读对作者情感处理的怎样,并且留心看看作者进山都访问了哪些朋友。
(放配合朗读的音乐,师生读课文)
师:文章读完了,我先请两名同学来对我们的朗读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我认为第五小节读得太平了,太慢了。因为在这个小节里山泉、溪流、白云等等一个个的出来迎接他,他应该非常高兴才对。
师:那你读一读给大家听好吗?
生:好!(读第五小节)
师:我再请一名同学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认为他读得很好。语调掌握的非常好,尤其是读出了那种欣喜之情。
师:你评得也非常好。我再请一名同学来评一评。
生:我认为第七小节读得不太好,他读得太激昂了,没有读出对小蚂蚁的那种疼爱之情。
师:那你读读看。
(生读文章)
师:谁愿意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不太好。因为他有些地方读得不太通顺。
师:的确,要想把文章读好首先要读得流畅,不过,这位同学情感还是非常投入的,语调把握得还是非常好的,对吗?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读错的地方?
生:没发现。
师:第四小节中的"树冠"的"冠"应该读做第一声,不是去声;第五小节的"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中"卷卷"应该读做去声,而同学读做了上声。(学生查找,注音)那么,大家觉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