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240字。

  高中语文备考-实用类文本:报告专题
  【考情分析】
  1.从近两年的文本特点来看,除了新闻(含访谈)类,调查报告类也是实用类文本的重点考查对象。文本一般由2到3则材料组成,这些材料缺乏连续性,只是阐述同一话题。观点或相证,或相左,要求考生在阅读之后进行比较、辨识、分析、筛选,形成自己的观点。
  2.命题所选用的材料,具有正能量、内涵丰富、可读性强、探究点多等特点。从考查的趋势看,选材既体现了时代特色,又注重了文本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3.题型方面,两道四选一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命题科学准确,和前两年的题型相比,基本题型和分值保持不变。
  4.试题材料一般采用文字与图表搭配的形式。要求考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搜寻、锁定、分辨和提炼关键信息,从而实现对考生检索、理解、分析、评价等能力的重点考查。
  【必备知识】
  1.报告的概念
  报告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是根据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某项工作、某一客观事物、某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书面材料。
  2.报告的文体特征
  (1)内容的汇报性。报告一般都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让上级机关掌握基本情况并及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指导的材料,所以,汇报性是报告的一大特点。
  (2)语言的陈述性。因为报告具有汇报性,一般向上级讲述做了什么工作,或工作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情况、经验、体会,存在什么问题,今后有什么打算,对领导有什么意见、建议,所以行文上一般都使用陈述语句,而不是像请示那样采用祈使、请求等类型的语句。
  (3)行文的单向性。报告一般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是为上级机关进行宏观领导提供依据,一般不需要受文机关的批复,属于单向行文。
  (4)成文的事后性。多数报告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向上级机关作出汇报,是事后或事中行文。
  (5)双向的沟通性。报告虽不需批复,却是下级机关取得上级机关支持和指导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报告也是上级机关获得信息,了解下情,指导和协调工作的依据。
  3.报告的分类
  报告文学的分类大体有以下几种:
  (1)从内容性质上分:有工作报告、科研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
  (2)从篇幅上分:有长篇报告文学、中篇报告文学、短篇报告文学、微型报告文学;
  (3)从表现手法上分:有记录性报告文学、概括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小说;
  (4)从作品表现的着重点来分,有写人为主的人物报告文学和记事为主的事件报告文学。
  ①人物报告文学:以人物作为重点,展开描述,以人带事,事因人生。以写先进人物和光明面为主,用意在树立榜样,激励斗志,但也有揭露阴暗面,写落后人物、反面人物的。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重点突出写一个人的,或是为人物"立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