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840字。
古代诗歌阅读—咏物言志诗歌专项练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临江仙•柳絮
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1.从字数看,这首作品属于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红楼梦》中薛宝钗所作的一首柳絮词,该词因不落俗套被众人推选为独占鳌头的作品。
B.上片“几曾”、“岂必”的反问句式,化消极为积极。同时,为下片抒写柳絮的心愿做了铺垫。
C.词的最后两句,直接抒写了柳絮凭借东风扶摇直上的远大志向,使整首词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D.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柳絮,实际上则是薛宝钗这位开朗豪放的封建“淑女”自我个性的写照。
3.《红楼梦》中写到,湘云先笑道:“好一个‘东风卷得均匀’!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你是否赞同史湘云的看法,请简述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木芙蓉①
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②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注]①贞元十九年,韩愈任监察卿史,因上书指斥朝政,触怒权贵,被贬为连州阳山令。二十一年春,韩愈获赦,结果被调往江陵任法曹参军。本诗即在江陵所作。木芙蓉;又称木莲,落叶灌木,生于旱地。②搴木,屈原(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点明了木芙蓉的生长环境,由“寒露”一词可以推知,它于秋季开放。
B.诗人在刻画木芙蓉时运用对比和反问手法,突出木芙蓉色彩红艳的特点。
C.木芙蓉与芙蓉同名纯属偶然,并非刻意要与芙蓉争名,足见其谦逊淡泊。
D.颈联由木芙蓉引发联想并运用典故,是为抒发对屈原的怀念与景仰之情。
5.诗的尾联说希望可以有人勤来观赏,不要让木芙蓉很快随风飘零,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雪
黄 庚①
片片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远岸未春飞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