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210字。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古代诗歌景物形象鉴赏导练(学生版+教师版)
学生版
一、诗歌的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比如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诗歌中有单个景物形象,有由多个景物形象(意象)组合成的意境。高考对于景物形象的考查分为两类:意象类和意境类。
二、诗歌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意象是诗歌语言与情感的中介,因此,通过筛选、分析诗中所用意象,有助于我们解读诗歌。
1.常见意象
(1)离别类:月亮(思乡或团圆),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柳:“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喻离别留念 或代故乡),“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芳草(离愁别恨),“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芭蕉(离情别绪),“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长亭短亭(送别),“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2)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叶(传情之物)“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