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50字。
第三单元 9.1 复活
重难点:
一、常考易错成语
娓娓而谈:连续不倦地谈论。
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 -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
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滔滔不绝:多形容话多,说起来没完没了。
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表明做歌曲的人和地方),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秣马厉兵:喂饱马,磨快兵器,指准备作战。
鹿死谁手:以追逐野鹿比喻争夺天下,“不知鹿死谁手”表示不知道谁能获胜(现多用于比赛或竞争)。
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好像已断了关系,实际上仍然挂牵着(多指爱情上的)。
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 ,往长远里考虑。
深思熟虑:深人细致地考虑。
二、常识积累
文学常识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忏悔录》等。
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思考,这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东正教决定了人们的思想感情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影响;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影响着俄罗斯。所以,他对人性的思考常常游离于二者之间,有时像一个教徒,有时又像一个人本主义者。
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有着乌托邦思想,主要表现为反抗暴力与奴役,反对土地私有制度,反对崇尚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进化论”,要求奉行合法的生活义务和合理的生命法则,返回健康的农耕生活,通过人人劳动和道德实践建立起充满兄弟情谊,平等、和谐、友爱的属于全人类的人间“天国”。
同时,他创造了史诗体小说,善于用历史的事实融合艺术的虚构,用奔放的笔触糅合细腻的描写;在巨幅的群像中显现出个人的面貌,在史诗的庄严肃穆中穿插抒情的独白,可谓变化万千,蔚为奇观。其作品风格的主要特点是朴素,力求最充分最确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或表达自己的思想。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审讯玛丝洛娃的过程中,检察官发表了洋洋洒洒的讲话。他从遗传学的角度认为玛丝洛娃多半生来带着犯罪的胚胎,最后由陪审员写定罪意见。聂赫留朵夫怕被人察觉他与玛丝洛娃的关系,不敢为她辩护。
B.玛丝洛娃上诉被驳回,是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