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50字。

  第二单元 5.2 大学之道
  重难点:
  一、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诚
  知至而后意诚(形容词,真诚)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连词,如果)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副词,确实,的确)
  修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动词,修养,修行)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容词,长,高)
  乃重修岳阳楼(动词,修建,修造)
  善
  在止于至善(名词,美好的品德、行为)
  京中有善口技者(动词,擅长,善于)
  善刀而藏之(动词,揩拭)
  素善留侯张良(动词,友好,亲善)
  安
  静而后能安(形容词,性情安和)
  风雨不动安如山(形容词,安稳)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疑问代词,表示反问,相当于“哪里”怎么”)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形容词,安逸)
  于
  在止于至善(介词,在)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介词,在)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介词,与“至”连用,表示所述对象讫止范围)
  以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连词,表示范围)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介词,把)
  古今异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古义: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学问。今义:高等学府。)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古义:到。今义: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词类活用
  (1)形容词的活用
  在明明德(形容词用作动词,彰明)
  欲齐其家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
  欲正其心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
  欲诚其意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真诚”)
  (2)动词的活用
  知止而后有定( 动词用作名词,停止的地方,文中指“至善”的境界)
  句式积累
  倒装句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状语后置句,应为“古之于天下欲明明德者”)
  二、常识积累
  文学常识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它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章法谨严,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被尊为“经”。其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①道:道理     ②明:美好的
  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