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50字。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题。(8分)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    )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    )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chún(    )朴和谦xùn(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接触()   ②坚韧()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2分)
  ①chún()朴      ②谦xùn(    )
  3.文段中画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的修辞手法。(2分).
  4.在口内填入适当的标点符号。(2分)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
  5.古诗文默写(7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4)《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的诗句是∶    ,      。
  (5)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说的句子是∶    ,      。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8题。(7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蓬之出於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可爱者甚蕃() (2)陶后鲜有闻()
  7.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爱莲说》作者是周敦颐,“说”是一种古代文体。
  B本文托物言志,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正直品性的坚守。
  C文章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意蕴无穷。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美慕之情。
  8.文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莲花的美好形象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扩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或曰“食菱须去壳。”()
  (2)其人自护其短。()
  10.用“/”为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二处)。(2分)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11.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筒要说说.(4分)
  (三)阅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完成12~14题。(7分)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