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660字。

  2022年秋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共4分)
  中华大地广袤无边,山河美景雄浑壮丽,引得无数文人墨客_    (jìng)折腰,写下诗文赞颂祖国大好河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旖旎风光,恍若仙境;“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洞庭湖宽阔无边,浩浩汤汤;“野芳发而幽香”,春日里百花齐放令人眼花(liáo)乱;“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冬日里冰天雪地使人精神振奋。
  (1)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
  恍( )  汤(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jìng ( )  liáo ( )
  2.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相应文句。(共8分)
  山水之美,古来共赏。洞庭月夜,范仲淹运用动静结合手法描写洞庭湖波光月影之美的句子是(1), (2) (《岳阳楼记》);琅琊山上,欧阳修通过光线明暗变化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子是 (3) , (4) (《醉翁亭记》)
  身处逆境之中,李白仍怀有 (5) , (6) (《行路难》)的自信乐观,积极进取;与亲人分离多年的苏轼则是通过 (7) , (8) (《水调歌头》)来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一轮圆月,千里共赏。
  3.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艾青是“土地的歌者”。选取艾青诗歌中你最有感触的两个意象,并分析其作用。
  (2)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经过种种考验,成长为一名英雄。从保尔面对这些考验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了他的哪些可贵品质?请任选两个方面,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4.可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春秋末年,当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时,虽然也遇到过不同的观点,但却很少与别人公开进行争辩。   。 。 。 。 。即使对“乱臣贼子”,也不是公然进行锋芒毕露的批判,而是将自己的是非善恶标准隐寓于对历史事实的正面论述中。
  ①反对“巧言”“利口”
  ②教导弟子,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讷于言而敏于行”
  ③甚至当着弟子的面提出“余欲无言”
  ④编写《春秋》,臧否人物,也是采用隐的笔法,“寓褒贬,别善恶”
  ⑤对待不同观点的人,只是主张“道不同不相为谋”
  A.②⑤①④③ B.⑤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⑤③ D.④⑤①③②
  5.九一班准备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9分)
  (1)班级将围绕主题举行系列活动,同学们已设计出活动一和活动二,请你再设计一个活动方案(
  分)
  活动一:举行“君子自强不息”讲故事比赛。
  活动二:开展“学生当自强不息”演讲比赛。
  活动三:
  (2)古往今来中国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他们的精神让我们感动,请选取一个对你影响较大的人物,谈谈他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受到鼓舞。(3分)
  (3)班级举行了以“学生当自强不息”为话题的演讲比赛,请你为本次演讲比赛的主持人拟写一段开场白。(4分)(80字左右)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因为儿子在前线
  ①李叔叔是城里医院的一名医生。他的爸爸是养鸡场的一个工人,村里人都叫他老李头。
  ②这个新年由于疫情的暴发,老李一家都没能团聚。
  ③李叔叔在疫情暴发伊始,就主动请缨,加入了援鄂医疗的队伍,跟老李头匆匆通了电话,就急急忙忙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去往了前线。
  ④老李头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每当昏昏沉沉进入睡眠的时候,耳畔儿子的声音,就缥缈却又坚定地在脑中响起:“国家需要我,我必然是要到那地方去的。”
  ⑤这是儿子去往前线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⑥后来疫情就全面暴发了,村子与村子之间竖起了高高的夹板,这边的人走不过去,那头的人也进不来。以前坐在门前唠嗑的人,被纷纷通知回到自己的家里,没有必要的事情,是绝对不允许出门、出村的。村里的大喇叭平时都放些音乐,如今却是一遍遍放着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