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430字。
江西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测评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服饰描写作为人物外貌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刻画人物形象,展现小说的主题等具有重要作用。服饰的演变可以反映出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诸多方面的历史信息。因此,小说中的服饰描写既具有文学艺术价值,又具有民俗文化价值。
《儒林外史》是一部现实意味很强的讽刺小说,在讽刺现实生活的同时,也对人物进行了大量的服饰描写。《儒林外史》中大量的服饰描写不仅有利于推动情节发展,还具有史料价值,甚至对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外显人物身份和突显小说主题也功不可没。通过文中的服饰描写将一个个小片段贯穿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文章结构,让读者识服饰而知身份。
《儒林外史》中的服饰描写多为现实生活的写照,为研究明代服饰提供了佐证,作者让明代儒士给当朝的服饰做模特,使明代的服饰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赋予其浓厚的文学色彩和人文气息。明初洪武年间对服饰的颜色、款式、尺寸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服饰美的追求和政治的腐败,服饰出现了僭越。文中第二十四回中写到黄老爹“头戴浩然巾,身穿酱色绸直裰,脚下粉底皂靴,手执龙头拐杖”,黄老爹只是一个商人,从事的是贱业,但是却戴浩然巾,穿皂靴……文中鲍文卿用调侃的语言说“你看老爹这个体统,岂止像知府告老回家,就是尚书、侍郎回来,也不过像老爹这个排场罢了!”不仅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而且也从侧面说明了明代后期服饰的僭越现象。明代早期严格的服饰制度已经
没有了实际的约束作用,庶民阶层穿戴起了不符合他们身份的服饰,用服饰这一外在表象挑战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又如明代严禁庶民穿戴大红,商人更是不可,就是结婚的大喜日子也不例外,但是《儒林外史》中的几次婚姻描写都提到了大红。例如第五回中扶正赵氏时,严监生“披着红绸”,赵氏“穿着大红”;第六回严贡生的二相公结婚时也是“披着红”;第十回中鲁编修的女儿和蘧公孙结婚时也是“披着红”;第四十回写到沈琼枝嫁给盐商时穿了“大红外盖”。由此足以验证明代后期对大红的僭越。
《儒林外史》通过不同的服饰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如范进的妻子胡氏在范进没有中举时,穿着是“一窝子黄头发,那日在这里住,鞋也没有一双,夏天趿着个蒲窝子”,通过简单的服饰描写,把她贫困的处境描述得淋漓尽致。而当范进中举后胡氏则头戴着银丝鬏髻,身穿官绿的缎裙。此时的胡氏,再也不是在父亲来吃饭的时候都不敢上桌吃饭的贫苦妇人了,有钱的她立即把自己打扮成贵妇。又如第二十六回中写到的王太太,沈大脚在去给她说媒的时候,见证了她穿戴的全过程,从早上开始裹脚一直到太阳西下,一天的大好时光就让她浪费在穿戴上,显然是一个空虚、无生命价值的寄生虫形象。作者对她华丽的外表的描写,与她对金钱、地位有着强烈追求的丑陋内心形成对比。
明朝对服饰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使服饰成为身份的一种象征,识服饰而知其人。鲁编修是翰林院的官员,出席重要场合穿的都是蟒衣,他用身穿蟒衣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又如《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中通过景兰江的独白,可知通过是否佩戴方巾可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秀才。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无人不称赞,其讽刺艺术可谓“前无古人”。如第三回中在科举考试现场,范进是破毡帽、麻布直裰,而周进则是“绯袍金带”。科举考试就像衡量人生价值的一根标杆,过了这根标杆就飞黄腾达了,科举考试制度在服饰中被无情地嘲讽了。
(摘编自《<儒林外史>中的特色服饰描写及其功能论说》,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服饰的演变可以反映历史信息,因此小说中的服饰描写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具有民俗文化价值。
B.如果想要研究明朝的服饰文化,可以参考《儒林外史》中的服饰描写,因为其全都是明朝现实生活的完美复刻。
C.《儒林外史》通过服饰描写来刻画人物,如通过对比范进妻子胡氏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服饰,对其进行讽刺。
D.服饰制度在明代已经没有了约束作用,庶民阶层用服饰这一外在表象可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按照史料价值、塑造人物、身份识别、主题的顺序写作,由浅入深,见解深刻。
B.鲍文卿对黄老爹服饰的调侃,直接说明了明朝庶民阶层借服装来突显自身社会身份的僭越行为。
C.作者对范进中举前后其妻子服饰的描写刻画出以范进为代表的在科举场中实现命运转变的文人形象。
D.《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文学讽刺作品的巅峰之作,其中人物的服饰也是作者讽刺的载体。
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服饰成为身份的一种象征,识服饰而知其人”观点的一项是(3分) ( )
A.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两句中,白居易用“青衫”代指自己。
B.鲁迅《药》中的刽子手康大叔,他“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
C.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的服饰以红、紫、黄等鲜艳的暖色调为主要色调。
D.《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段时间,深圳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硬仗,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与病毒竞速。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邹和群教授团队联合深圳国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发了一种新型超快速病毒核酸检测全自动系统。该系统实测显示从上机到检测结束,全程在25分钟内完成。在与市面上其他检测仪器系统的性能比对测试中,该系统在检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上表现优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