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700字。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理解(共28分)
  (一)诗词名句积累:
  1.依照课文原句或根据提示将诗句填写完整。(每句1分,共10分)
  (1)亭亭山上松,                        。(刘桢《赠从弟(其二)》)
  (2)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曹操《龟虽寿》)
  (4)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
  。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传达出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
  。
  (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古诗词阅读(每小题2分,共4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这首诗的体裁是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一个字是      。(2分)
  3.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三)文言文阅读(4—8题,共14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某①启:仆②居东坡③,作陂④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豆斑疮⑤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用其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犹解接黑牡丹⑥也。言此,发公千里一笑。                                               ——苏轼《与章子厚》
  注释:①某:指章子厚,苏轼友人,北宋大臣,博学善文,当时在京谋官。  ②仆:对自己的谦称。 ③东坡:位于湖北黄冈赤壁之西。④陂(bēi):梯田。 ⑤豆斑疮:形如豆斑的疖(jiē)。⑥黑牡丹:牛的戏称。 
  4.给加点字注音。(2分)
  (1)藻、荇                            (2)交横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念无与为乐者                       (2)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                           (4)身耕妻蚕                      
  6.翻译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用其言而效。
  7.文中划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 
  B.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   
  C.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  
  D.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