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330字。
语言文字运用天天练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
第一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经济不断发展、科技 ① 的当下,有一种文化现象受人关注。借文物为话题讲述历史故事,这类文艺作品穿越时空,连缀古今,人们对之 ② ;同时,保护历史文物、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社会共识。历史文物浓缩着时间的厚重,承载着集体的记忆,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文物将历史记忆沉淀其中,使得后人可以睹物思人、透物见史。文物不是静止的存在,从中可以听见鼓角争鸣,看见波澜壮阔,感受历史与文化的脉动。而这样一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望,可以带来文化的认同、思想的启迪、精神的激励,引导我们走好今天的路。
红色文物记录着英勇牺牲的红色故事,记录着顽强斗争的红色故事,人们伫立于前,每每能感受到精神的震撼。从一件件红色文物里,可以发掘百年奋斗征程中的闪光故事,可以真实触摸何谓牺牲、何谓坚守,可以真切感受一个百年大党的不变初心。
历史和文化关乎过去,更关乎现在与未来。从五千年文明中走来,从文化传承中汲取奋进力量,我们
③ ,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科学与人文都尊重客观事实。科学当然是如此, ① 。李白过庐山,写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诗句。后人批评他:“烟”怎么是紫的呢?应是七彩缤纷,不可能是紫颜色。但是,光在行进中,遇到阻碍物时, ② ,如透射、绕射、衍射、反射、折射、漫射等。光在行进时遇到阻碍物体,而物体的粒子长度方向跟光波的长度差不多相等的时候,光波就发生了漫射。而漫射强度同光波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紫光在可见光中光波又最短。李白看香炉峰时,水珠直径很可能与光波的长度差不多相等,才导致了紫光的“全漫射”,“生紫烟”自然就不足为怪了。任何伟大的艺术家,必定是从实际出发的,他们的作品首先必须是来源于生活的,然后, ③ 。
4.下列句子中的“他”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