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30字。  《黄鹤楼》实用导学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感受诗中的气韵。
  2.品味感受作者满怀的物是人非、归思难禁的情怀。
  学习重点:
  了解诗中涉及的传说,感受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慨是读懂该诗的重点。
  学习难点:
  多样式的反复朗读是体会诗人归思、怀旧之情的重要方法。
  板书设计
  黄鹤楼
  首联 近景   仙人黄鹤    名楼胜地
  颔联 远景   蓝天白云
  颈联 日景   晴川沙洲    绿树芳草      触景生情  思乡
  尾联 晚景   暮江落日
  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讲述黄鹤楼传说。
  2.从《唐才子传》中记载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事后对崔颢的该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众多古人称崔颢的这首诗是“第一”、“千古之奇”。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朗读课文,熟悉内容
  1.师范读。
  2.要求以自读、散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熟悉古诗所写的内容。
3.学生交流,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首联 近景   仙人黄鹤    名楼胜地
  颔联 远景   蓝天白云
  颈联 日景   晴川沙洲    绿树芳草    
  尾联 晚景   暮江落日
  提示:读完诗歌你看见了什么?完成时再读,它们是怎样被作者呈现出来的?
  三、深入了解,整体感知
  1.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个人朗读感受,小组交流:诗人由“黄鹤楼”名字的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想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因而触景生情    读
  2.诗中两次出现“空”,说说它们各自的内涵?
  四、知识拓展
  1.诗中多次运用了双声、叠韵、和叠音词。
  是稍作解释 “黄鹤” 双声(复返),“此地”叠韵(江上)
  “悠悠”叠音(凄凄)
  学生找一找,读一读,说说感觉。
  回环往复 铿锵悦耳的音韵美。
  2.诗歌积累:诵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反思:    
  《钱塘湖春行》实用导学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学习诗歌的内容。
  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诗歌的意境,并背诵诗歌。
  重点难点:1、学习诗歌的内容。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