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320字。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散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姓名
  毕飞宇
  ①突然来了一场大暴雨。
  ②这场暴雨是在半夜来临的,我正在酣眠。后来,电闪了,雷鸣了,再后来整个大地都被暴雨敲响,动静相当大。暴雨之夜并不安静,但是,也许有人会同意我的观点,暴雨的吵闹声反而有助于睡眠。
  ③一觉醒来,空气清冽,令人神清气爽。我们家门口的操场成了风景——那是一块平淡无奇的泥地,因为一夜的暴雨,被冲刷得平平整整,仿佛等待书写的一张白纸。
  ④孩子有孩子的狂野,这狂野就是破坏。孩子见不得平平整整的雪地,也见不得平平整整的泥地。但凡有平整的雪地和泥地,孩子一定要让它们铺满自己的脚印。
  ⑤但这个上午,我对平平整整的泥地动了恻隐之心。我不想破坏它,相反,我要尽我所能地保护它。我没有在操场上留下我的脚印,没有让操场布满疤痕。
  ⑥大约在午后,骄阳把湿漉漉的操场烤干了。我光着脚,来到操场。操场是滚烫的、松软的,当我踩在上面时,会留下我的脚印,但是,泥土没有被翻起来,操场上依然没有疤。
  ⑦我想在操场上写字,这个念头在刹那之间就产生了。几乎就在同时,我决定了,写我父亲的名字。
  ⑧父亲的名字向来是一个忌讳,一个孩子无论如何也不会无缘无故地使用父亲的名字。我还要强调一点,我害怕我的父亲——因为忌讳,因为害怕,我决定写父亲的名字。
  ⑨我找来一把大锹。现在,这把大锹就是我的笔。
  ⑩我目测了一下,把操场分成两半:上半部分,我要写一个扁扁的“毕”下半部分,我则要写一个扁扁的“明”。
  ⑪在开始书写之后,我意识到,操场的实际面积要比我估计的大得多。我提着锹,用尽全力,几乎在奔跑。有好几次,因为提大锹的角度有问题,我跌倒了。但是,跌倒了又怎么样呢?什么也阻挡不了我对忌讳的挑衅,什么也阻挡不了我对恐惧的挑衅。我心花怒放啊。
  ⑫我要说的是,我最终完成了我的杰作。“毕明”那两个字被我用大锹“写”在了雨后的操场上。我气喘吁吁,巨大的操场被我刻成了父亲的私章。操场坑坑洼洼,我则心花怒放。
  ⑬父亲后来过来了,他看了我一眼。那一眼让我紧张万分。他还看了一眼操场,就站在自己的名字上。很奇怪,他没有认出自己的名字。他有些茫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忙什么。他有些狐疑,因为他的儿子满身是汗。
  ⑭父亲到底也不知道我干了些什么——他都站上来了,他只要用心一点点,我所做的一切就全都暴露了。谢天谢地,我干了,而什么都没有发生。
  ⑮但许多年之后,父亲给我讲苏东坡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就坐在父亲的身边,突然想起那个“遥远的下午”,我的小心脏都拎起来了。我偷偷地笑了。这两句诗不用他讲,我比他还要懂——我曾经亲手把我的父亲送到“庐山”上去,他自己都没能认出“庐山”,还给我讲这句诗呢。
  (选自毕飞宇的散文集《写在操场上的名字》)
  1.第四段写到“孩子的狂野”,“孩子的狂野”在文中有哪些表现?请分条简要作答。
  2.第⑪段和第⑫段的最后一句,都写“我”“心花怒放”,原因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
  3.第三段中画线的比喻句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
  那是一块平淡无奇的泥地,因为一夜的暴雨,被冲刷得平平整整,仿佛等待书写的一张白纸。
  4.文章还有一个标题是《写在操场上的名字》,你觉得两个标题哪一个更好?请作出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二、晓蕾同学邀请大家一起走进革命老区。
  延安交响
  刘成章
  ①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延安。
  ②记得那年离别时,风吹着我的黑发。今天,当我再来时,头上已是白雪厚积。
  ③虽然我老了,臃肿了,但延安应能认得我;而延安,却变得令我目眩神迷。
  ④眼前是延安吗?当然是。信天游依旧,革命旧址依旧,宝塔山连同宝塔依旧,依旧的延河依旧哗哗啦啦地哼唱着奔流。此刻云彩此刻风,也有几分当年的感觉。可是,除了这些,延安变得我也认不出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