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20字。
部编版(2016)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诫子书》课堂实录
(PPT出示“宁静致远”书法作品)
师:这是谁的名句?
生(抢答):是诸葛亮的名句,原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师: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诸葛亮其人?
生:诸葛亮是三国蜀汉丞相,刘备为请他出山曾三顾茅庐。
生:诸葛亮神机妙算,指挥打仗非常厉害。
师:对,是著名的军事家,还是杰出的政治家。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诸葛亮的《诫子书》一文,题目中是“书”是指书信,那么“诫子书”顾名思义,就是告诫儿子的书信。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倾听,注意字音和停顿。)
师:你们发现他读的有没有问题?
生:“夫学须静也”读成“夫学/须静也”。“夫/学须静也”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里的“夫”是助词,用在句首,没有实际意义。“夫学”连起来讲不通。
师:对,“夫”这里读第二声,用在句首,表示下文要议论了,是个句首发语词。
生:还有“年与日驰,意与日去”读成“年与/日驰,意与/日去”,应该读成“年/与日驰,意/与日去”。
师:说的有道理!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有些句子读得太快。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这些句子要稍微读慢点。
师:嗯,你能说一下为什么吗?
生:说不出什么原因,但感觉就是不能太快。
生:原因可能是快了就不能体现作为父亲对儿子的那种告诫的语气了。
师:厉害!作为父亲,告诫儿子时应该是语重心长,语速就当然不能快了,而要读得深沉、平稳、舒缓。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
师:大家接下来借助注释,读一句,翻译一句,看能不能译顺有问题同学间可以讨论。
(学生串译课文)
师:有哪些词句讲不明白的吗?
生:“非志无以成学”一句中的“志”不会解释。
师:“志”前是“非”,“非”后面一般跟什么词性的词?
生齐声:动词。
师:那么这个“志”解释成“志向”就肯定讲不通了。那应该解释成什么呢?
生(抢答):立志!
师:对!这里要解释成“立志”,也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