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110字。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月考一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溃退(kuì)       翘首(qiào)   绯红(fēi)   横渡长江(héng)
  B. 歼灭(qiān)     仲裁(zhòng)   畸形(jī)   屏息敛声(bǐng)
  C. 浩瀚(hàn)      遁形(dùn)    要塞(sài)  悄然不惊(qiǎo)
  D. 彰显(zhāng)    国殇(yàng)   镌刻(juàn)  深恶痛疾(wù)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诘责   颁发   一丝不苟   杳无音讯
  B. 潇洒   教悔   惊心动魄    白手起家
  C. 建树   娴熟   油光可见  抑扬顿挫
  D.初衷   轻盈   惨绝人寰   锐不可铛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这本大部头著作;是作者花费大半生光阴,殚精竭虑写成的。
  B.  面对我军的步步紧逼,敌军以震耳欲聋之势向后退去。
  C.  刚走到悬崖边,我便感觉到眼花缭乱,心里变得害怕起来,急忙往后退。
  D. 赛场上,振聋发聩的欢呼声和加油声令人感到热血沸腾。
  4.  下列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B.新闻特写是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因此可以使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
  C.新闻主要是用事实说话,因此写新闻只能用记叙手法,不能用议论手法。
  D.通讯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5.古诗文默写(8分)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     ” (《王绩野望》)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    _,江人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是壮阔山水之美;“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之塞上》)是边塞壮丽景观之美。
  (2)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表达眺望故乡而不见,心生无限愁思的诗句是∶   ?    。
  (3)《使之塞上》一诗中,诗人借景自比,暗示诗人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   ,    。
  6.名著阅读。(共4分)
  在“不忘历史,牢记使命”的读书交流活动上,请你为大家推荐《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说出推荐的理由。
  7.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相关小题。(共4分)
  本报北京2月24日电(记者冯华)2月24日6时29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近火点 280 千米、远火点5.9万千米、周期2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探测器将在停泊轨道上运行约3 个月,环绕器7台载荷将全部开机,开始科学探测。同时,载荷中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光谱仪等将对预选着陆区的地形地貌、沙尘天气等进行详查,为择机着陆火星做好准备。
  (1)给上面的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限25字之内)(2分)
  (2)(2)请围绕此新闻事件,补全下面的对联。(2分)
  上联:探火星,                。
  下联∶求真理,“神舟”再叩太空门
  8.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回顾中国十四年的抗战历史,我们不由感慨万千。你校准备开展以“历史的记忆”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也来参与,完成以下任务。(共5分)
  (1)小明同学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后,非常气愤地发了一条微博∶“一定要让侵略者血债血偿!”如果请你在小明的微博下留言劝说他,你将怎么说?(3分)
  (2)某班将以“中国烈士纪念日”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需要引用古诗,请你)(2分)
  从下面诗句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B.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C.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D.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文段,完成9---12题(10分)
  ①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记者李宣良、樊永强)10月1日上午,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用一场大阅兵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彰显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