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00字。  《三峡》第一课时名师导学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
  2.提高借助注释自主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
  知识链接
  郦道元(公元470——527年),南北朝时北魏著名的散文家、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不仅是地理学的重要著作,也是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散文名作。
  自主学习
  1.注音。
  曦(      )月   沿溯(       )阻绝   绝 (       )   飞漱(      )
  属(      )引凄异
  2.解释下列句中重点的词。
  (1)略无阙处 略无:              (2)自非亭午夜分  亭:           
  (3)不见曦月  曦:                (4)至于夏水襄陵  襄:           
  (5)沿溯阻绝  溯:                (6)则素湍绿潭  湍:             
  (7)清荣峻茂  荣:                (8)良多趣味  良:              
  (9)林寒涧肃  肃:                (10)属引凄异  属:       引:     
  (11)空谷传响  响:             
  3.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同“     ”,              
  4.解释下列重点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
  (2)绝:哀转久绝(             )<br>
  《三峡》优质课导学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事实性知识:掌握本课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背诵全文。
  2.概念性知识:(1)学习抓住事物特征、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2)品味语言,激发想象,体味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反复朗读,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背诵全文。
  2.激发想象,体味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预习案
  一、前置补偿,激活原有知识
  1. 郦道元:南北朝北魏人 ,地理学家,散文家。他写的《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完整记录河流地貌的书。因其文笔绚烂,语言清丽,被后人尊为山水游记文学的鼻祖。
  课文节选自《水经注》的《江水注》,是《水经注》中最著名的一篇。
  2.《水经》是记述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著,相传为晋人郭璞所作,书中列举大小水道137条,内容简略。
  《水经注》是郦道元给《水经》所作的注文(即解释),较详细。介绍了1252条河流,注中除记载水道变迁沿革外,还记述了两岸的山陵城邑、风土人情、珍物异事等。不仅是一部地理专著,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3.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全长约二百公里。
  二、新知预习---呈现精心有组织的信息
  1.识记字音、字形
  阙处      重岩叠嶂     襄陵     曦月
  御风      沿溯         素湍      绝(   )yǎn
  长啸      属引         涧       飞漱
  2.通假字(指古人在书写时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一般包括同音通假  
  和近音通假两种形式。)
  ○1略无阙处  通缺,中断
  ②哀转久绝   通啭,鸟婉转地鸣叫,这里指猿婉转地鸣叫.
  3.词类活用(指古代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灵活用法。)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
  回清倒影(形容词做名词,清波 )
  空谷传响(  名词做状语,从空旷的山谷 )
  清荣峻茂(形容词做名词,指“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每至晴初霜旦(名词做动词,下霜)
  4.一词多义(指一些文言实词具有两个以上的义项,这种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很普遍。一词多义现象主要以单音词为主,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从,由)        ○2绝:沿溯阻绝( 断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