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240字。

  高三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节气准确性的追求,贯穿了整个中国天文历法史。我们熟悉的祖冲之、郭守敬等我国古代学者,都对节气的算法做出了杰出贡献。当然,今天历法计算的基础是牛顿力学和现代天文观测。可以说,在观测自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们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不同民族发展出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并最终汇聚成为现代科学,成为现代文明的基础。
  注重观测记录和规律总结,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一大特点,沈括的《梦溪笔谈》、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都有着至今都令人赞叹的闪光点。在天文、地理、气象、农学等领域,古人勤勉的记录可谓汗牛充栋。这些不可复现的历史记录为后人追溯和重现历史现象,发现长期规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如对于四百年以前新星、超新星的研究,中国古代记录几乎是唯一的目击资料,为现代天体物理研究者所重视。而竺可桢先生正是从古代史书和笔记中,梳理出了中长期历史物候的变迁。
  科技史研究,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某一学科的具象上的启迪,它拥有着更多内涵。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斯蒂文•温伯格在《第三次沉思》中指出,我们在研究古代科学的同时,不得不采取某种程度的辉格史观倾向,以现代标准来评判古代科学的进展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四节气及中国古代对日月运行的算法,在唯象理论上达到很高的水平,(与古希腊传统对比)在唯理层次上略有欠缺——中国天文学始终持“天圆地方”模型,在二维球面上用代数方法描述(拟合)日月运行,缺少了距离讨论。而古希腊天文学从柏拉图时代起,就致力于建立三维几何模型,托勒密时代提出了“地心说”,并为一千五百年之后哥白尼科学革命准备好了舞台。
  这应该让我们更加意识到,科学始终来源于现实问题,但我们不能把目光局限在现象层次上,忘记了对知识产生的过程和未知问题的瞻望。这一点,在我们今天的科学教育上尤应警惕——科学教育不能只从书本到书本,而要鼓励青少年儿童热爱科学、养成科学思考的方式。
  对于公众而言,我们也应该对比、借鉴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理解科学发现大多数是“反常识”的。因此,相对于其他文化领城,科技领域更需要多样性观点和宽容精神,需要批评和争鸣,因为我们无法事先评判哪一种新思想是正确的,更无法通过计划书来决定原创新科学的诞生。
  早在四百年前,徐光启面临中国天文历法方面的落后,就定下了“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的方针。其时,仅仅通过一代人的努力,就使中国历法赶上了当时西方的水平。他更敏锐地意识到了西方学术先进的原因是“无他谬巧也,千百为辈,传习讲求者三千年,其青于蓝而寒于水者,时时有之”。反观中国历史,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学者数量不算多,杰出之人“越百载一人焉,或二三百载一人焉”。徐光启的忧虑如今已经得到解决——今天,中国科技事业已经翻天覆地,我国的科技人员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而随着各类人才计划的实施、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科技领域也必将涌现更多领军人物和战略科学家。
  (摘编自孙正凡《古代科技的现代映照》)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整个中国天文历法史上,祖冲之、郭守敬等我国古代学者坚持不懈地追求节气的准确性。
  B. 中国古代科技的历史记录繁多而且珍贵,有利于后人追溯和重现历史现象,发现长期规律。
  C. 依据辉格史观,中国古代对日月运行的算法在唯象理论上水平很高,唯理层次上略有欠缺。
  D. 在徐光启的努力下,中国天文历法一改落后局面,在较短时间内赶上当时西方的先进水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古代历法为例,比较古今中外的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异同,论述现代文明基础的成因。
  B. 文章以对四百年以前新星、超新星的研究等为例,论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历史记录的重要作用。
  C. 文章通过回顾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古希腊天文学的发展情况,阐述了科技史研究的内涵,发人深省。
  D. 文章最后介绍了四百年前徐光启的十六字方针及其忧虑,以及如今中国科技事业的变化,并展望了未来。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同样的科学问题,不同民族处理的方法不同,最终汇聚成现代科学,成为现代文明的基础。
  B. 科学始终来源于现实问题,我们不是要关注现象,而是要关注问题产生的过程并瞻望未知问题。
  C. “反常识”的科学发现才是有价值的,我们应该秉持多样性观点和宽容精神对待原创科学技术。
  D. 西方因重视“传习讲求”而学术先进、人才辈出,但中国古代杰出的自然科学人才也层出不穷。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 “在徐光启的努力下”错,以偏概全,根据原文“其时,仅仅通过一代人的努力,就使中国历法赶上了当时西方的水平”可知,是通过一代人的努力。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白色污染”指破损残留的农用薄膜、塑料包装袋没有被及时收集清理,残留于耕地中,或四处飘散导致的污染现象,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由于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多为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其自然降解周期需二、三百年时间,危害非常大。逐年积累的农用残膜会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甚至导致牲畜误食,引发死亡。若把废塑料直接填埋,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会渗出而导致地下水的污染。塑料垃圾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