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题,约17250字。
2022-2023第一学期阶段练习(高二语文)
2022.10.8
说明:本试卷所有试题一律在答题卡上做答;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题用黑色签字笔做答;本试卷共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共2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贾宝玉在贾府中是个极为特殊的人物,被视为贾府的“活龙”、“凤凰”、“命根子”。他之所以这样的“特殊”,受到这样的异乎寻常的宠爱,主要是因为,宝玉的出生不同一般,是含玉而生;宝玉长的好,长的漂亮,性情也好,惹人疼爱;宝玉长的样子,跟他的爷爷、也就是贾母的丈夫的形象一个样,难怪贾母要这样的疼爱宝玉。
在封建正统的人的眼中,宝玉是一个禀性乖张,生情怪谲的人,是“似傻如狂”,是“草莽”,是“无能”“不肖”等等,这包括他的最亲近的人也是这么看的,他们也不理解贾宝玉。
宝玉到底在哪些方面背离了封建贵族家长们的要求和希望呢?
首先,他不愿走科举考试仕途经济的道路。在贾宝玉生活的那个时代,一个青年男子、特别是像贾府这样的贵族家庭里的青年男子,通过科举考试而走上仕途,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宝玉恰恰不愿走这条道路。他不仅不愿意读四书五经,他也不稀罕功名利禄。
其次,宝玉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宗法观念,大胆地提出了“女清男浊”口号。宝玉在《红楼梦》中最有名的“语录”就是“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这“女清男浊”的话。在男性统治的社会里,女性永远是处于附属的地位,而作为一个封建贵族家庭出身的青年公子,对女性(主要是女儿)命运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女儿表达了由衷的崇敬和爱戴,这无疑是对几千年来传统的“男尊女卑”封建宗法观念的颠覆和反叛。
再次,宝玉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等级观念,向往平等、自由的生活。作为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公子,宝玉却反对封建的等级观念,他主张“世法平等”。无论对兄弟姐妹,还是丫鬟小厮,从不摆公子的架子。
最后,他大胆地追求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在《红楼梦》中宝玉、黛玉的爱情故事及其悲剧,无疑是最感人的篇章。要知道宝、黛的爱情是违背传统的封建婚姻制度的,是不被认可的。
当然,贾宝玉毕竟是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的公子,在他的身上仍深深地烙上封建贵族的印记,在他的身上也有许多贵族子弟的毛病。但宝玉仍然是一个与封建社会格格不入的人物,他的叛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仍然值得肯定。
1. 下列贾宝玉受到宠爱的原因,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含玉而生人 B. 他的容貌酷似祖父
C. 他的地位非同一般 D. 他的惹人怜爱
2. 下列贾宝玉不能获得理解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不愿意走仕途经济的道路 B. 他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宗法观念
C. 他大胆追求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 D. 他虽反叛,但仍有封建贵族的烙印。
材料二
《红楼梦》刊行后,相继出现了一大批续书,如秦子忱的《续红楼梦》、海圃主人的《续红楼梦》、归锄子的《红楼梦补》等。这些续作有两种类型,一是接在《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之后,一是接在第九十七回之后。它们的内容,则多将原书的爱情悲剧改为庸俗的大团圆,让悲剧主人公或死后还魂得遂夙愿,或冥中团聚终成眷属。虽然续作在艺术上荒诞不经,与《红楼梦》有天壤之别,但是这些续书的大量涌现,从另一方面说明《红楼梦》本身的巨大成就和艺术魁力。
《红楼梦》备受社会的欢迎,所以便陆续有人将其搬上舞台。据不完全统计,在清代以《红楼梦》为题材的传奇、杂剧有近二十多种。到了近代,在京剧和各个地方剧种、曲种中出现了数以百计的红楼梦戏。其中梅兰芳的《黛玉葬花》、荀慧生的《红楼二尤》等,经过杰出艺术家的再创作,成为戏曲节目中的精品,经久上演而不衰。近年来电影、电视连续剧更把它普及到千家万户,风靡了整个华人世界。
《红楼梦》的出现,是在批判地继承唐传奇以及《金瓶梅》和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经验之后的重大突破。到了“五四”以后,由于“五四”文学革命者重新评介,使《红楼梦》的现实主义精神得以回归,鲁迅继承和发扬了《红楼梦》的现实主义精神,深刻地写出平凡人物的悲剧。《红楼梦》继承《水浒传》塑造人物形象的部分方法,一扫我国古代传统小说塑造人物性格单一的“脸谱化”倾向,成功塑造一批性格复杂、立体、多层次、多侧面的“圆形”人物,如贾宝玉就是一个例子,它代表了当时一批既关注社会边缘人的生存境遇,具有博爱之心,又无法
……
二、课外文言文(每小题3分,共18分)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②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③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