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840字。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平乐
周邦彦
元丰初,予以布衣西上,过天长道中。后四十馀年,辛丑正月二十六日,避贼复游故地。感叹岁月,偶成此词。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叹事与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道连三楚,天低四野,乔木依前,临路敧斜。重慕想、东陵【1】晦迹,彭泽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鬓未华。多谢故人,亲驰郑【2】驿,时倒融【3】尊,劝此淹留,共过芳时,翻令倦客思家。
注释:【1】东陵:秦东陵侯召平,秦破后,隐于长安城东,种瓜为生。【2】郑:指郑当时,西汉人,以好客爱友著名。【3】融:指孔融,东汉人,好客。
1.下列对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稚柳苏晴”三句,描绘了初春雨后天晴的景致,交代了词人写作的时节。
B.“叹事与孤鸿尽去”句中“叹”字语调深沉,饱含多年后故地重游的感慨。
C.“临路敧斜”句中“敧斜”有“不平”之意,既可指景物,也可指人的心境。
D.“何况风流鬓未华”句,意思是才干尚在,两鬓尚未白,还有机会建功立业。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乔木依前”句与上文“曾到处”相照应,巧妙呈现出诗人想象的故地之景。
B.“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两句,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句子。
C.“翻令倦客思家”句与上文所写故人盛情挽留之意形成反转,蕴含无穷意味。
D.本词因情布景,词人选用了“轻阴”“孤鸿”等景物将自己的心境呈现出来。
3.这首词情感深沉复杂。请结合具体词句,简要分析本词表达了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高启[1]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瘞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2]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3]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4]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注释:[1]高启:元末明初诗人。此诗作于明洪武二年,高启因受朱元璋赏识,入朝编修《元史》。[2]瘗(yì):埋。相传秦始皇曾在钟山埋下黄金宝玉以镇金陵的“王气”。王:通“旺”。[3]武骑千群谁敢渡:隋军南下攻打陈国,陈后主君臣认为“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4]黄旗入洛:三国时吴主孙皓听术士说自己有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