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80个字。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教学目的
1、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
2、理解诗中的思想内容及诗人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的理解。
2、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的使用。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借助多媒体,演示生长在不同位置、不同形状的树,让学生展开想像,进而引入课文。
作者简介
李瑛(1926— ),现代诗人。河北丰润人。少年时代家境贫寒。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在刊物上发表诗作。先后担任解放军文艺社社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作协理事,中国笔会中心理事,《诗刊》编委等职务。他的代表作有长诗《一月的哀思》、《寄自海防前线的诗》、《在燃烧的战场》、《献给火红的年代》、《站起来的人民》、《难忘的一九七六年》等。《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李瑛1980年出版的一本诗集中的代表作,他的诗作有的已译成了外文。
二、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及音韵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划出本诗朗读的节奏及押韵的字。
2、学生齐读。
三、分析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主要是“树”的自我介绍:生长地、经历、成长的过程,属于谁。
第二部分,主要写“我”和人民的血肉关系,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精神。
第三部分,是全诗的总结,进一步表现了“我”为人民献身的崇高精神,把诗人感情的波澜推向了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