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2040字。

  语  文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卡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号。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教文化源远流长。《周易》最早涉及家教问题,先秦的礼法,汉代的家法,六朝以后出现的家训、家规、家仪,以及近人有关家庭教育的论述,都属家教文化的范畴。此外,散见于经、史、子、集等典籍中的大量有关家教的名言、名篇,无疑也是家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教育中,爱子与教子是一对矛盾。传统家教在处理这对矛盾时坚持“教子义方、严慈相济”的原则。“义方”,指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左传•隐公三年》中说:“爱子,教之以义方。”《朱子治家格言》中说:“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爱孩子,就要教子以义、遗之以义,而不能喻之以利、遗之以利。家庭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最大难点就是如何实现“养”与“教”的结合,因此传统家教强调严慈相济。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教子》中列举了一些因溺爱而害子的故事,深有感触地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司马光说:“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知爱而不知教也。非他人败之也,母败之也。”“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爱护和教育结合起来是家教的重要原则,“无教而有爱”,必将铸成大错。
  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家庭与家族的稳定发展和持续繁荣,因此以“孝悌”为中心的伦理教育、以“勤俭”为核心的品德教育及以“耕读”为主体的处世教育构成了传统家教的主要规范。在伦理教育中,“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构成了主要规范;在品德教育中,包括孝亲、明礼、勤俭、慎言等主要规范。在立身处世方面,与古代的农耕社会与儒家崇学重教传统相联系,传统家教重视耕读传家,将耕田与读书看作理想生活方式加以追求,奠定了中华文明中淡泊明志、清廉高洁的生活情趣基础。
  传统家教规范中,既有处理家庭、邻里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又有忧先乐后、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当家教规范与家国大义产生冲突时,遵循的是舍小德从大德的原则。如清廉在次序上优先于孝亲。战国时齐国田稷的母亲在得知儿子拿来路不明的钱孝敬自己时说:“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廉”“忠”优先于“孝”,传统家教的原则非常鲜明。
  鲁迅在《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一文中说:“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让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地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熏陶”一词,贴切地表达了中国传统家教“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方法。在传统教育思想中,老子的“不言之教”,孔子的“正人先正己”,墨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素丝”说,都是强调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道理。传统家教还注重相机而教。《颜氏家训》指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相机而教既包括因时而教,也包括因势利导,因事而教。孟母“断织”、曾子“杀猪”都是因势利导,田稷母亲拒收非法所得,借机对儿子进行廉洁教育则是因事而教的典范。
  (摘编自都爱红《光大中华民族家教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针对爱子与教子这一对矛盾,传统家教坚持内容上教子以义方、方法上严与慈相济的原则。
  B.传统家教伦理、品德、处世三方面规范各有侧重,又共同奠定中华民族淡泊明志生活情趣基础。
  C.清廉在次序上优先于孝亲,这是家教规范在其与家国大义矛盾时舍小德从大德原则的体现。
  D.儒、道、墨三家的教育思想有共通之处:看重“熏陶”的力量,强调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易》中有不少的篇目已经涉及到家教问题,这便足以证明中国“家教文化源远流长”。
  B.《左传》并不是专门讨论家教的经典,但引用其中相关文字以证明家教相关观点并无不妥。
  C.文章两次引用《颜氏家训》,目的各异,前者是为突出家教需养教结合、严慈相济的观点。
  D.本文采用总分结构,论述传统家教中“爱与教”的矛盾、传统家教规范和传统家教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家教重点在伦理规范、道德品质等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知识教育处于次要地位。
  B.古时田稷母亲教子廉洁一事可谓因时而教、因势利导之典范,非常值得现代家庭借鉴。
  C.鲁迅认为教育的功德在大禹治水的功德之上,文章摘录鲁迅的言论以表示对此观点的认可。
  D.总的来看,中国传统家教文化对个人修身养性、家庭稳定以及社会和谐都有重要作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的特点是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生物质能属可再生资源,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再生,资源丰富,可保证能源的永续利用。作燃料时,由于它在生长时需要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它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而对大气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近似于零,可有效地减轻温室效应。生物质能源可以以沼气、压缩成型固体燃料、气化生产燃气、气化发电、生产燃料酒精、热裂解生产生物柴油等形式存在,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生物质能是世界第四大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