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500字。

  南城县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此时正值冬季,野外的一切景致都成了简笔画。凡是被这个季节抚摸过,除了保暖的装束都在②。树木曾经落光繁茂的叶子,并且剩下灵魂的线条;绿草已经萎①枯黄,碎草很快会闻风起舞,随之而去。湖边石头没有藤蔓缠绕,也没有长枝短叶簇拥,此时落魄地袒露着,大大小小,低低矮矮,沿着湖堤散乱排列,像是一群虔诚的匍匐的参拜者。
  1、文中加点字“簇”的正确读音是 (   )  (1分)
  A、chù  B、cù  C、zhú  D、zú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 (1分)
  A、糜   B、迷   C、靡   D、谧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 (2分)
  A、浓墨重彩  B、信笔涂鸦  C、一挥而就  D、删繁就简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树木落光曾经繁茂的叶子,也剩下灵魂的线条。
  B、树木曾经落光繁茂的叶子,也剩下线条的灵魂。
  C、树木曾经落光繁茂的叶子,只剩下线条的灵魂。
  D、树木落光曾经繁茂的叶子,只剩下灵魂的线条。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时下,“清流生活”成了一个流行语。②欲成清流之人,得定力强大。
  ③欲成清流之人,得胸怀大志。        ④欲成清流之人,得正本清源。
  ⑤清流之人须正其源、立其志、定其力。⑥那么,如何成为清流之人呢?
  A、⑥⑤③②④① B、⑥②③④⑤①  C、①⑥⑤④③② D、①⑥②③④⑤
  6、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2分)
  A.班会上,小芳对语文老师说:“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
  B.会议开始前主持人说:“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或将手机调到静音状态。”
  C.今天,同学小王到我家做客,父亲也高兴地与我一同出来迎接。小王一见,问道:“这是家父?”我点点头介绍:“这是令尊。”
  D.陈红送客出门时正好遇上天下暴雨,她对客人说:“真不好意思,人不留天留”。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每小题2分,共4分)
  晚次乐乡县    【唐】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注释】噭噭(jiào jiào):号叫声,这里指猿啼声。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本诗情韵悠长,是诗人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所作,诗题中的“次”是从军的意思。
  B.首联从“故乡”落笔,以“日暮”相承,为全诗定下抒写“日暮乡关何处是”的伤感情调。
  C.颌联中的“旧国”就是故乡,“边城”的意思是边远之城,所见景象陌生,才行之成迷。
  D.颈联中烟非自断,而是被夜色遮断,木非真平,而是被夜色荡平,写夜色浓重极为逼真。
  8、《答谢中书书》中的“猿鸟乱鸣”烘托出热烈活跃的氛围,透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那本诗尾联中的猿啼声有何作用?(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1题。(10分)
  栖霞    张岱
  戊寅冬,余携竹兜一、苍头①一,游栖霞,三宿之。山上下左右鳞次而栉比之,岩石颇佳,尽刻佛像,与杭州飞来峰同受黥劓②,是大可恨事。山顶怪石巉岏③,灌木苍郁,有癫僧住之。与余谈荒诞有奇理,惜不得穷诘之。日晡④,上摄山顶观霞,非复霞理,余坐石上痴对。复走庵后,看长江帆影,老鹳河、黄天荡,条条出麓下,悄然有山河辽廓之感。一客盘礴余前,孰视余,余晋与揖,问之,为萧伯玉先生,因坐与剧谈⑤,庵僧设茶供。伯玉问及补陀⑥,余适以是年朝海归,谈之甚悉。《补陀志》方成,在箧底,出示于伯玉,伯玉大喜,为余作叙。取火下山,拉与同寓宿,夜长,无不谈之,伯玉强余再留一宿。
  (选自《陶庵梦忆??卷三》)
  【注】①苍头:年龄大的仆人。②黥劓(qíng yì):毁坏。③巉岏(chán wán):山峰高峭。④晡(bū):午后3-5时。⑤剧谈:畅谈。⑥补陀:普陀山。
  9、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