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890字。
高考复习之古诗词鉴赏——题材分类+例题赏析
一、 边塞征战诗
主要内容 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
代表诗人 杨炯、王维、王昌龄、陆游、范仲淹
识标题 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找意象
1.自然景物类——边关、孤城、长城、烽烟、风沙大漠、黄沙、长云、秋月、雪山、雨雪、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
2.地理区域类——塞外、碛西、轮台、 龟兹、夜郎、楼兰、安西、阴山、瀚海、凉州、受降城、边关、玉门关、雁门、黄河、蓟北等。
3.常见少数民族——胡、羌、羯、夷、单于、戎、狄、虏、吐谷浑等。
4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羽书、戈、矛、剑、戟、斧、 钺、刀、铩等。
5.乐曲类——常见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等;常见曲调——《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行路难》等。
6.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虏寇、单于等。
明情感 ① 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② 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③ 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④ 塞外生活艰苦,战争残酷,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⑤ 征人思乡、思念亲人;闺妇盼归、离恨情愁。
⑥ 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鉴风格 雄浑、恢弘、雄伟、浩瀚、雄伟、辽阔、壮美 雄奇、苍劲、高远、悲壮、豪迈。
鉴手法 常运用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象征、比喻、夸张、用典、渲染、虚实结合等。
【例题赏析】
1.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4分)
答: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4分)
答: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