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30字。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型分类+列题赏析
分析诗歌,需从标题、作者、注释、意象、画面(意境)、手法、情感等多角度出发,把诗歌读“透”。学会从多角度分析诗歌,正确判断诗歌的题材内容类型和相对应的情感,是掌握诗歌题型的基础,诗歌的题型将分为:意境(画面)类,人物形象(意像)特征类,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类,语言赏析类——风格、“炼字”“炼句”,情感主旨类。有的评价比较题型也将从以上几种类型进行分析综合,多种题型都有共通之处,要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一、意境(画面)类
(一)常见提问方式
1.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诗中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
(二)解题思路
1.题型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即“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意象、画面、情感三个方面。
2.解题步骤:
① 找出诗中的意象(景、物);
② 依据诗句内容,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由意象组成的画面——(语言优美);
③ 点明画面的意境特点,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等——(用词准确);
④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具体准确)。
(三)答题模式
诗中描写了 意象,描绘了 的画面(景象),(点明意境特点),表达了作者(体现了“主人公”) 的情感(心情,心境)。
(四)例题赏析
(一)《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问:这首诗描绘怎样的画面,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这首诗描写了岳阳楼、洞庭湖、大雁、山峰、明月、云间、凉风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风明月下的浩荡无边的洞庭夜景画面,意境雄浑辽阔、飘渺优美,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登楼远望时,一时乐以忘忧的闲适旷达之情。
【参考译文】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看见大雁南飞引走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如同在天上传杯饮酒。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二)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答: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山峰、受降城、沙地、明月、芦管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下,月如霜、沙如雪,还传来芦笛哀音的画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