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140字。

  绝密★启用前
  高考语文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又求地于魏桓子,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魏国都城),绛水可以灌平阳(韩国都城)也。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盂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悼之四年,晋荀瑶(智伯)帅师围郑,未至,郑驷弘曰:“智伯愎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也。”乃先保南里以待之。智伯入南里,门于桔秩之门。郑人俘鄯魁垒,赂之以知政,闭其口而死。将门,智伯谓赵盂(赵襄子):“入之。”对曰:“主在此。”智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对曰:“以能忍耻,庶无害赵宗乎!”智伯不悛,赵襄子由是基(憎恨)智伯,遂丧之。智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
  (节选自《左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康子履桓子之跗                                履:踩
  B.君子挟才以为善                                挟:怀有
  C.夫德者人之所严                                严:严厉
  D.苟能审于才德之分                            审:清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汾水可以灌安邑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B.臣闻唇亡则齿寒                                   质胜文则野
  C.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智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            人而不仁,如礼何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B.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C.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D.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4.下列句子分为四组,都是智伯失败原因的一组是(     )
  ①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
  ②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
  ③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④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
  ③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⑥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恰当一项是(     )
  A.赵襄子派张孟谈去离间韩、魏和智氏的关系。“唇亡齿寒”的道理使这两家很快就和赵氏联合了起来,结果三家袭击并灭掉了智氏。
  B.赵氏掘开大堤,水淹智伯,韩、魏攻其两翼,赵襄子正面进攻、终于大败智伯的军队,杀死智伯。
  C.司马光认为,才胜德是智伯失败的根本原因。贪得无厌、刚愎自用、怙恶不悛是《左传》中智伯失败的原因。
  D.《左传》中这一段记叙了智伯在与赵襄子联合伐郑时,侮辱赵襄子貌丑而胆怯,于是二人交恶,此事直接导致韩、赵、魏三家灭智伯。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2)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
  7.请阐述在司马光看来,人可分为几类?他的“取人之术”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颖达传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