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10字。
202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阶段性练习
(练习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古诗文(共25分)
(一)默写与运用(5分)
1.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
2.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3. ,志在千里。《龟虽寿》
4.国庆节长假小墨和父母来到了西湖白堤,看着堤坝两岸的柳树,他忍不住吟诵起《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5-8题(10分)
【甲】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丙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乙文作者是南朝 家学派的思想家陶弘景;丙文的作者是宋朝大文豪 ,号“ ”。(3分)
6.甲诗尾句中“无相识”呼应“ ”这个短语,流露出诗人 之情;丙文“ ”一词表达出作者被贬后自我排遣的失意中不失豁达的心境。(3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分)
8.下列选项中对以上诗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都是作者被贬隐居山林之后所见之景,动静相宜。
B.都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奇特瑰丽的想象,风格浪漫。
C.都极尽笔墨描绘优美迷人的自然之景,语言奇丽。
D.都在结尾表达内心的失落与伤感之情,直抒胸臆。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第9-11题(10分)
空中楼阁
昔有富人,痴无所知。至余①富家,见三重楼,高广华丽,心慕之,即作是念:吾有钱财,云何不作如是之楼?乃召工匠,嘱以如是。翌日,工匠经地垒砖,日入而息。富人见之,怪而问:“欲作何等?”匠曰:“先作底重。”富人曰:“吾不欲下重之屋,可为我作最上重。”匠讶曰:“无有是事,何有不作下重而为第三重者?”富人固言:“吾今不用下二重屋,但为我作第三重耳。”时人闻之,毋不嗤之。
【注释】①余:此外,别的
9.解释加点词(4分)
(1)欲作何等 作:
(2)选项中的“为”与“可为我作最上重”中的“为”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为人谋而不忠乎 B.为是其智弗若与
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2分)。
11.富人“痴无所知”具体表现为 (用自己的话表述);“空中楼阁”的故事留给后人的启示是 。(4分)
二、现代文(共2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共12分)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①“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lù。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②《别让南京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美国《波士顿环球邮报》近日发表的有关南京大屠杀长篇文章的标题。南京大屠杀发生80后,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于2017年10月通过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美国圣迭戈市的图书馆举办活动,为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加利福尼亚州街头不久前落成的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的纪念碑前摆满鲜花——东京审判时,他是南京大屠杀的第一位证人;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学老师组成的研究会建议将“南京大屠杀”等词语列入教科书……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③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