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00字、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 游文岚
教学目的:
1、学习和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能够归纳出“是、疾、止、见、过”五个词语的义项;了解两个句式:“无乃……与”“何以……为”。
2、了解孔子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主张礼治,即以德服人的观点和加强教化的政治主张。
3、学习孔子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教学难点: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其辩驳艺术。
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诵读法,问答式教学法,自读法和讨论法
教具准备:课堂教学辅助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积累文言实词、掌握文言句式、熟读课文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同学们还记得是出自哪一部作品吗?(《论语》)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同样是出自《论语》中的一篇文章——《季氏将伐颛臾》(板书文题)。
二、引导学生回顾孔子及《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崇礼反法,提倡仁义忠恕,以德治国。教育上,开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论语》是记录 春秋 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它是语录 体,凡 20 篇,为 儒 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 《论语》、 《孟子》编在一起,称为“ 《四书》 ”。
三、简介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