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400字。

  信阳市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高一(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测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传统的扎染艺术,色彩风格大致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以大理白族为代表的靛蓝为主的蓝白色调风格,另一类是以四川自贡为代表的红白、绿白等鲜艳浓烈的色调风格。不论是怎么样的色彩风格,植物染料都是民间印染技艺的主要原料。除了植物染料,扎染在染色时也会使用矿物质染料,用色相对被划分为红、黄、蓝色系。扎染的艺术魅力也体现在了色彩的表现形式上。单色扎染的晕染效果具有中国写意画般的意境,与之不同的是,多色套染则呈现不同色彩的视觉碰撞,有强烈的视觉刺激,让人产生新的梦幻般的视觉享受。除了这两种染色技法,常见的还有涂染着色法、罩染着色法、局部防染法,艺术效果各异,但都具有独特的魅力。相较云南大理白族地区凝重、素雅的蓝白扎染而言,以四川自贡地区为主的蜀缬色彩浓烈、绚丽多彩,可以说是久负盛名。早在唐代,民间献入宫廷的织物里面就有四川蜀缬。四川蜀缬的工艺技法可以说是极为丰富,针法灵活,会运用绞、缝、扎、捆、叠、缚、夹等多种结扎技法,图形纹样也会设计使用多种吉祥寓意的纹样,例如我们熟知的牡丹、荷花、凤凰等等,在结扎时每个结的大小、松紧、稀密又各不相同,与此同时,其在染色时也格外注意色彩的层次变化,所以四川蜀缬扎染到最后的艺术成品就各有不同,绚丽多姿。它常常用深色染料作为背景,突出多次套色而形成的多种色彩融合,艺术风格鲜艳而又浓烈。
  扎染图案纹样多种多样,主要是以点、线、面为主的几何纹样和具有特殊意义的民间图腾这两种最为经典。民间图腾大多数为写实图案,通常反应自然界中的动物、风景,或者日常生活中的人物、生活场景,以艺术的手法(寓意、象征、虚构等)将其展现在织物上,例如传统的五福捧寿、松鹤延年、莲生贵子等图样。与之相比,几何纹样大多数为抽象图案。它以设计最为基本的点、线、面去描述对象,具有高度的装饰性和艺术表达力,常常给予人们想象的空间,例如鹿胎缬、鱼子缬、玛瑙缬、青碧缬、三套缬等图样。云南白族的扎染作品就偏好使用对称的几何纹样,如常见的蝴蝶纹、花卉纹等图样,这些图样造型布局饱满,有细腻的艺术表现,以劳动人民独有的创作视角,阐释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摘编自嵇星月《中国的扎染艺术在新时代下的发展》,2019年第12期《大众文艺》)
  材料二:
  扎染艺术,顾名思义,它的工艺制作包含了两个部分-“扎”和“染”。扎染的偶然因素贯穿于这两个上下承袭的步骤之中。首先,在“扎”中,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使得扎染艺术在“扎”的技法上有着许多形形色色的种类,如打结法、缝扎法、折叠法、板夹法等,这些技法在应用上主观可控较强,往往可以通过强制性的控制来达到想要的艺术效果,使各个色域、各种色晕能在可控范围内得以展现。但是,关键在于第二步,即“染”。“染”这一步是使染料附着于织物上的关键一步,创作者通过对时间、水温、盐分等方面的把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上色的效果。但是,这种控制是模糊的,并不能达到完全的精准,而是一个大致的、总体的效果。基于这一认识,人们开始反思扎染中偶然性因素的可操作性。它到底能不能为创作者所用,从而制造出特殊的艺术效果。
  (摘编自梁宝华《偶发性在扎染艺术中的合理性运用》,2018年第14期《艺术品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云南大理白族地区蓝白扎染凝重素雅,相对于以四川自贡地区为主的蜀缬,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
  B.扎染图案纹样的类别应该分两种,即以点、线、面为主的几何纹样和具有特殊意义的民间图腾。
  C.基于“扎”可控制色域和色晕的范围,而“染”可控性模糊,人们开始反思扎染偶然性因素的可操作性。
  D.“扎”和“染”其实都是离不开创作者的实际行动,所以说注定了扎染的偶然因素应该是人工中的偶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扎染可根据色彩效果,要么选择单色扎染,要么选择多色套染,而要追求晕染效果具有中国写意画般的意境,就要选择前者。
  B.假如你想选择四川蜀缬,你可以把握好它的这些特点:以红白、绿白等鲜艳浓烈为色调风格,图案主以富有吉祥寓意的纹样。
  C.几何纹样也描绘动物、风景,但大多数为抽象图案,以最为基本的点、线、面去描述对象,具有高度的装饰性和艺术表达力。
  D.无论是“扎”,还是“染”,都存在一个控制难度或程度的问题,这就让扎染创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可谓“人工中的偶然”。
  3.下列图像,最可能不属于云南白族扎染艺术作品的一项是(3分)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述结构和要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美学家宗白华曾提出,中国美学中有“出水芙蓉”(源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和“错彩镂金”两种取向,那么民间扎染艺术属于其中的哪一种取向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洞庭美如画
  杨志宏
  船头劈开碧波,前方便是洞庭湖入长江口。湖面烟波浩渺,荡漾着碎银似的粼粼波光,湖风一阵阵扑面而来。这正是一年中大湖最温暖惬意的时节。远方的高楼鳞次栉比,岳阳楼、君山岛隐约可见。大江大湖,水天一色,阔远而又壮观。
  湖水无垠,白鹭翔集,油菜花开,桃红梨白。船上的乘客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