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910字。

  《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实践》群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及其针对性和现实性。
  2.分析文章各部分的逻辑关系,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
  3.学习文章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论证思路,经典文献和典型事例论证方法,感受文章的思辨性。
  4.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创造性,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
  一、题目设疑,激趣导入
  《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起看这三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真神奇!我看到的是:
  一个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两个答案:“改造我们的学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奇妙地组合在一起,“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学习和实践而来”。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者三项实践中来。”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作党性不全。”
  “我们看列宁、斯大林他们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苏联革命的具体实践相互结合又从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就可以知道我们在中国是如何地工作了。”
  ——《改造我们的学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偏僻的。在任何逆境中,她都能充实和丰富自己。——丁玲
  人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存在,所以他是一根芦苇,但他因为会思考,可以囊括宇宙,可以通向无穷,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二、认知论世,作者及背景
  毛泽东: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写作背景:1962年,一场持久的大规模的全国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起来。1963年,中共中央在杭州召开总结“四清”运动试点经验的小型会议,讨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问题。会议讨论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