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4410字。
河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
语 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列宁论“辩证法的要素”,若出十六条,第一条是“观察的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
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
“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摘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层出不穷,折射出年轻网民活跃多样的思想观念,与他们求新求变的特点互为表里。但近来,所谓“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其浮夸荒诞的文风,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跪求”“哭晕”本是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的网言网语,却成为少数网站、微信公众号制作标题的“口头样”。一款“炫酷”的国产LED电风扇发售,“老绮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认识外物,总是受到主观因素的强烈干扰,力求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才有可能认识到外物的本来面貌,才有可能追求到真理。
B.改造世界须以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为依据,正确认识的产生,又有赖于人们在观察世界的时候采用客观态度,以认识其本来面目。
C.“眼球情结”与“营销心态”结成同盟后,相关新闻信息产品就可能成为“跪求体”“哭晕体”,难以负起记录历史、传播价值的责任。
D.不用浮夸的“跪求体”“哭晕体”.也未必不能抓人眼球、增加流量,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等优秀产品的巨大成功,就是明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引述《汉书•儒林传》的内容,论证了在学习上照样应“立其诚”,端正学风。
B.社会关系的不正常造成人们心灵的扭曲,进而导致其真实思想感情常常隐藏不现。
C.于媒体人而言,作风应实事求是,舆论担当应守正求真,一旦卖萌,就将失去竞争力。
D.材料二运用了举例、引用、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使论证充分有力,使论点鲜明生动。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过于强调“诚”,会使修辞陷人寸步难行的僵局,无疑是作茧自缚。
B.欲使人信服,则先必使言语可信,措辞得当,以谦恭诚恳态度出之。
C.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D.“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为文辞,必先修饰润色之以期动乎人心。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某青年打算在“头条”上专发国际关系的新闻,从而成为网络达人。请你从怎样做的角度向他提几条合理建议。(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列夫•托尔斯泰
第三个被告是玛丝洛娃。
玛丝洛娃一进来,法庭里的男人便都把目光转到她身上,久久地盯住她那张白嫩的脸、那双水汪汪的黑眼睛和高高的胸部。当她在人们面前走过时,就连那个宪兵也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直到她坐下。等她坐下了,宪兵这才仿佛觉得有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