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900字。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 题。
  材料一:
  建构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的首要任务是确立散文文体的核心。散文的特点是自由与真实。散文没有自己特定的文体标识,其写作内容无所不包,它也没有属于自己的结构要求和特殊写作技巧,散文唯一的不自由是不能任意虚构,真实是它的最基本要求和最可贵品质。虽不一定是客观上的真人真事,但作者在主观上起码不能有意虚构,更重要的是文中所写的必须是真情实感,在散文中,真实的作者始终在场。因而,如果追问散文的真正核心是什么,只能说是“人——文”。在散文中,“人”与“文”一体两面,“人”是散文作者自己,而“文”是“人”的创造物,亦是“人”得以呈现的文本符号。小说、戏剧和诗歌也包含作者与作品两个层面,但这些文体作者隐藏在形式和话语背后,而散文的“人”与“文”之间无须话语装置和形式中介,作者在文章中是直接在场的,散文是“人文一体”的直接呈现。
  以“人——文”为核心,散文文体可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知识与经验层面,二是思想与情感层面(理性与情感),三是精神与境界层面,四是文体与语体层面。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情感、精神与境界三个层面是散文的内涵层面,由具体到抽象层层叠加、内化和升华。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情感关乎内容的宽度(丰富性)与深度(深刻性),其中知识与经验层面是直接性、事实性和偏于客观性的内容信息,诉诸叙述、描述和说明思想与情感层面与前者相伴相生,“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言也,故即事以寓情”(刘大櫆《论文偶记》),思想统摄知识,经验伴随情感,是基于前者的偏于主观性的方面,诉诸议论与抒情,表现为散文的理趣和意境。精神与境界层面是在前述两个层面基础上的最终升华与结晶,是散文内涵的最高层面,涉及散文整体的精神品质、价值立场、道德理想和性灵情致等,是散文最终达到的境界,也是前述两个层面的人格化,是散文的核心——写作主体人格的最终显现。文体与语体层面则是以上三个层面的符号显现,是读者直接接触到的信息符码,前三个层面必须经由它来表现,是散文核心的另一面——文的承担者。在散文理论的四个层面中,精神与境界、文体与语体是“人”的最直接显现。精神与境界形成散文的“人格”,文体与语体形成散文的“文格”。
  一篇好的散文取决于其展现的作者人格的高度,它往往有丰富新颖的知识与经验、美好的情感与趣味、健全的思想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文格”是通过文体与语体体现出来的“文”的品质,是与人格相统一的文章的符号层面,包括文体、结构、笔调、修辞、文字等。文格是人格的自然延伸,与人格息息相关,“人格”与“文格”相互映照、相得益彰。
  “人格”与“文格”的融合形成散文整体的“风格”。
  (摘编自汪卫东《文章传统与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的重构》)
  材料二:
  如前所述,“文以载道”的古代散文与“自我表现”的现代散文,在作者“自我”的真实性上有着本质的差异。前者服务于政治范畴的“道”,以“道”遮蔽、隐匿并封闭作家的“自我”;后者则是表现本真的“自我”,社会生活中的作家与文本中的“自我”具有同一性:“我”就是“我”,“我”写,故“真我”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现代散文要求必须抒发作者本人的真情实感,而文本中的人和事可以存在一定的虚构。
  B.小说、戏剧和诗歌也包含着作者与作品两个层面,而散文是“人文一体”的直接呈现。
  C.散文文体以“人——文”为核心,最能体现这一核心的两个层面分别是思想与情感,文体与语体。
  D.现代散文中作家表现的是本真的“自我”,这与“文以载道”的古代散文有本质差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现代散文的真实性,都对中国现代散文理论进行了探索。
  B.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情感二者在深刻性上逐层递进,二者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也不相同。
  C.精神与境界层面是表现作家主体人格最重要的层面,它决定了一篇散文的高度。
  D.现代散文对“自我”本真的追求,更多的是受英式随笔以及西方现代哲学的影响。
  (3)下列选项,最适合引用为论据来证明“表现‘自我’本真,它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一项是  B
  A.(唐代)韩愈:“愈之为文……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
  B.(明代)袁宏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C.(唐代)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D.(近代)梁启超:“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
  (4)中国古代有“文如其人”的说法,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与作者人品、性格直接相关,这一说法在现代散文中同样适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之作,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其在散文文体四个层面的体现。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原文,用原文相关信息辨析选项。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推断。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对比,进而辨析选项正误。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点论据的理解与辨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8分)
  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逝 川
  迟子建
  大约是每年的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吧,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泪鱼”的鱼就从逝川上游哭着下来了。
  泪鱼是逝川独有的一种鱼。这种鱼被捕上来时双眼总是流出一串串珠玉般的泪珠,渔妇们这时候就赶紧把丈夫捕到的泪鱼放到硕大的木盆中,安慰它们,一遍遍祈祷般地说着:“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从逝川被打捞上来的泪鱼果然就不哭了,它们在岸上的木盆中游来游去,仿佛得到了意外的温暖,心安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