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960字。

  高考古诗词二轮复习备考: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练习、解析)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赴彭州山行之作
  高 适
  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
  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
  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
  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
  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
  注释:
  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夏,时年五十九岁的高适自长安入蜀出任彭州刺史,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②彭州:属剑南道,故治在今四川彭县。
  ③崆(kōng)峒(tóng):大山名,在四川平武西,山谷深险,与甘肃平凉的崆峒山相似,故名。
  ④攒(cuán)峰:密集、簇拥的山峰。翠微:山气呈青绿色,故日翠微。
  ⑤忘机:语出《庄子•天地》:“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指去除得失功利之心。
  ⑥轻萝:一名松萝,地衣类植物,生深山中,呈丝状,常自树梢悬垂。拂:拭,轻轻擦过。
  ⑦长:指离家远。作客:客居他乡。
  ⑧岩峦胜:山景美好。岩,高峻的山。峦(luán),小而锐的山。
  ⑨宁(nìng):岂可,岂能。嗟(jiē):叹息。意绪违:指年老而仕宦边远地区,不合自己的意愿。
  ⑩谁与:与谁。芳菲:本谓花草的芳香,后亦指称花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脉连亘起伏,群峰如聚,鸟鸣清越,这些美景远近结合,声色交错,虚实相生。
  B.嶙峋的峭壁怪石,撩人衣裳的轻萝,令山行艰难,又因路长年老,诗人内心愁苦。
  C.山行迢迢,无限芳菲争相逞妍,诗人放下意绪,尽情饱览秀色,只可惜没人同游。
  D.全诗写景远近结合,声色交错,抒情转折起伏,凸显诗人赶路时内心的曲折变化。
  答案 A
  解析: A项,“虚实相生”错误,诗歌写景远近结合,声色交错,但没有“虚实结合”。
  (2)全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