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30字。
两位负心汉的反省之路——聂赫留朵夫与周朴园人物形象比较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把握《雷雨》与《复活》课文节选的具体情节
思维发展与提升:
1.学习托尔斯泰通过心灵辩证法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2.学习曹禺如何利用戏剧语言来刻画周朴园个人形象。
审美鉴赏与创造:
1.分析聂赫留朵夫是如何实现兽性的我战胜精神的我的过程。
2.分析周朴园在课文节选中是如何塑造精神纪念堂来进行自我忏悔的。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1.感受托翁在聂赫留朵夫身上寄托的“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的宗教思想。
2.感受曹老通过周朴园最后的忏悔、皈依宗教来实现为整个家族的救赎。
教学重点 分析聂赫留朵夫、周朴园两者反省的过程。
教学难点 比较两者反省过程的同与不同之处。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雷雨》和《复活》的全书情节。
2.上网查找资料,简要概括聂赫留朵夫和周朴园的个人经历以及最后的结局。
2.完成预习作业单
教学过程
导入:爱情,古往今来令人讴歌与追求,负心,古今中外遭人鄙弃与谴责。然而,在《复活》和《雷雨》两部作品中,由于托尔斯泰和曹禺两位艺术大师不约而同地在两个负心汉聂赫留朵夫、周朴园身上注入了一种反省意识,那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这两位负心汉是如何进行反省的呢?
1.小组讨论:在《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面对着曾经被自己诱奸过的喀秋莎,他的内心经历了怎样一种变化呢?请同学按课文段落的顺序找到相关章节。
1)“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他说话的声音并不比平时高。 “我想见见您……我……”
语言描写。聂赫留朵夫在称呼上的斟酌和语言的不流畅表现了他思想上的矛盾。
2)“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说不下去,竭力控制住情感,免得哭出来。
①心理描写。直接写聂赫留朵夫的心理,他认为玛丝洛娃的遭遇的根源在自己,自己应该赎罪。 ②动作、神态描写。他的情绪很激动,说明他急于想得到玛丝洛娃的谅解,同意自己赎罪的想法。
3)他再也说不下去,就离开铁栅栏,竭力忍住翻腾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动作、神态描写。聂赫留朵夫“说不下去”。内心充满了伤悲,自己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如此之大,表现了他对自己的反省。
4)昨晚迷惑过聂赫留朵夫的魔鬼,此刻又在他心里说话,又竭力阻止他思考该怎样行动,却让他去考虑他的行动会有什么后果,怎样才能对他有利。
……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