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810字。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
  (元)顾阿瑛
  彦成以他故去,作此怀之。
  春寒侧侧春阴薄,整半月,春萧索。旭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红入花腮青入萼,尽不爽花期约。可恨狂风空做恶。晓来一阵,晚来一阵,难道都吹落?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语言朴实,以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词人对挚友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有元代散曲清逸流畅的韵味。
  B.“红入花腮青入尊,尽不爽花期约”明写花在春天应时开放,暗指好友大概也很快会与作者见面,而不会失约。
  C.词首句写花木繁茂,“薄”字营造出一种欢快清新氛围,勾勒出春景的明丽悦人,为下文抒情蓄势,渲染情境。
  D.词最后四句写狂风对花肆意摧残,使词在灵动活泼中透出沉郁厚重,表达了词人怕友人忘记相会时日之忧与相思之深。
  2.“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三句妙在何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①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②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③。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①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②杜二甫:即诗人杜甫。③徂徕:山名。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B.甲诗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初次见到长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C.乙诗颔联中,这一“重”字,热烈地表达了李白希望重逢欢叙的迫切心情,又说明他们生活中有共同的乐趣,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
  D.乙诗尾联以“且尽手中杯”结束全诗,干脆有力。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情调。
  4.两首诗同是表达送别的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该手法运用却有差别,试比较其不同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渡白沟①
  刘因②
  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
  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
  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
  四海知名③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
  【注】①白沟:宋辽签订澶渊之盟,以之为国界。②刘因:元初诗人,一直以南宋为故国。③知名:抗元名士。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了季节、地点和羁旅行程,渲染出秋日北国的苍凉肃杀的氛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