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900字。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
  秦观
  满天风雪,向行人、做出征途模样。回首家山才咫尺,便有许多离况。少岁交游,当时风景,喜得重相傍。一樽谈旧,骊驹【1】门外休唱。
  自笑二十年来,扁舟来往,惭愧湖头浪。献策彤庭【2】身渐老,惟有丹心增壮。玉洞【3】花光,金城柳眼【4】,何用生凄怆。为君起舞,惊看豪气千丈。
  注释:【1】骊驹:这里指告别歌。【2】彤庭:指皇宫。【3】玉洞:岩洞的美称,亦指仙道或隐者的住所。【4】柳眼:形容初生的柳叶细长柔嫩。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先写秦观离开家乡,踏上征途,“满天风雪”也喻仕途艰难。
  B.上阕后写秦观喜逢好友,劝酒叙旧,以休唱“骊驹”故作洒脱。
  C.下阕表现秦观忠心朝廷,壮心不已,而没有丝毫的气馁与凄怆。
  D.秦观是一位婉约派词人,而本词的语言却体现出了豪放的特点。
  2.这首词中的“金城柳”,借“桓公叹柳”典故,慨叹光阴易逝,年华易老。下列写柳的诗句表达的情感,与此最接近一项是(     )
  A.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唐•罗隐《柳》)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C.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宋•曾巩《咏柳》)
  D.颜色鲜明能几时,未辞黄叶已辞枝。都缘爱管闲离别,多恨多愁故早衰。(宋•李静独《柳》)
  3.词中秦观的“自笑”蕴含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杨炎正①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4.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
  B.“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
  C.“天在阑干角”两句,写出了非醉非醒、似醉仍醒的状态,一边收束上片的离愁别绪,一边又开启下片的心理矛盾。
  D.“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也暗含词人的软弱和对现实的逃避。
  5.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
  李白
  其四十四
  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
  草木有所托,岁寒尚不移。
  奈何天桃色,坐叹葑菲诗[1]。
  玉颜艳红彩,云发非素丝。
  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