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780字。

  语文高考复习 《明史》 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
  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
  未几,熹宗即位。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邱兆麟劾之,复称疾归。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礼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
  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一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郑以伟并命。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赠少保。
  (选自《明史•徐光启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
  B.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
  C.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
  D.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考中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隋朝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朝廷重要典礼及科举考试等。
  C.台官,是汉时对尚书台长官的统称,以及唐宋时对御史台长官的统称,亦泛指朝廷公卿。文中指天文台的官员。
  D.朔,农历每月初一。最初古人是以新月初现为一月之始。每月的十五称为“望”,十六为“既望”,月末一天称为“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光启曾经跟随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后来又学习军事、屯田、盐政、水利等书籍。
  B.在通州练兵时,徐光启上奏陈列了十条建议。后来,又大力提议多铸造西洋大炮,以供守城之用。
  C.徐光启为官起起落落,等到被信任而掌权时,年纪已老,又逢周、温独断专政,难以建议和陈述主张。
  D.徐光启不仅熟悉农业,精通天文、测算等科学技术,而且还有经济方面的才能,并且立志用于当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几,熹宗即位。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
  (2)帝褒纳之,擢礼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
  5.徐光启勤于建言,并多次得到皇帝嘉许,请列举出三个具体事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守仁①,字伯安,余姚人。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寻授刑部主事。正德元年冬,刘瑾②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