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320字。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野史杂说,多有得之传闻及好事者缘饰,故类多失实,虽前辈不能免,而士大夫颇信之。姑摭真宗朝三事于左。
  魏泰《东轩录》云:“真宗次澶渊,语寇莱公①曰:‘虏骑未退,何人可守天雄军?’公言参知政事王钦若。退即召王于行府,谕以上意,授敕俾行。王未及有言,公遽酌大白饮之,命曰‘上马杯’,且曰:‘参政勉之,回日即为同列也。’王驰骑入魏,越十一日虏退,召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②。”予案澶渊之役乃景德元年九月,是时莱公为次相,钦若为参政;闰九月,钦若判天雄,二年四月,罢政;三年,莱公罢相,钦若复知枢密院,至天禧始拜相,距景德凡十四年。
  其二事者,沈括《笔谈》云:“向文简③拜右仆射,真宗谓学士李昌武曰:‘朕自即位以来,未尝除仆射,敏中应甚喜。’”予案真宗朝自敏中之前拜仆射者六人:吕端、李沆、王旦皆自宰相转,陈尧叟以罢枢密使拜,张齐贤以故相拜,王钦若自枢密使转。及敏中转右仆射,与钦若加左仆射同日降制,是时李昌武死四年矣。
  其三事者,存中④《笔谈》又云:“时丁晋公从真宗巡幸礼成诏赐辅臣玉带时辅臣八人行在祗候库止有七带尚衣有带谓之比玉价直数百万上欲以足其数公心欲之,而位在七人之下,度必不及己,乃谕有司:‘某自有小私带可服,候还京别赐可也。’既各受赐,而晋公一带仅如指阔,上顾近侍速易之,遂得尚衣御带。”予案景德元年真宗巡幸西京,大中祥符元年,巡幸泰山,四年,幸河中,丁谓⑤皆为行在三司使,未登政府。七年,幸亳州,谓始以参知政事从。时辅臣六人,王旦、向敏中为宰相,王钦若、陈尧叟为枢密使,皆在谓上,谓之下尚有枢密副使马知节,即不与此说合。且既为玉带,而又名“比玉”,尤可笑。魏泰无足论,沈存中不应尔也。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①寇莱公,寇准。②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名。宰相级官职。③向文简,向敏中。④存中,沈括。《梦溪笔谈》的作者。⑤丁谓,丁晋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丁晋公从真宗巡幸/礼成/诏赐辅臣玉带/时辅臣八人/行在祗候库止有七带/尚衣有带/谓之/比玉/价直数百万/上欲以足其数/
  B.时丁晋公从真宗巡幸/礼成诏赐/辅臣玉带/时辅臣八人/行在祗候库止有七带/尚衣有带/谓之/比玉/价直数百万/上欲以足其数/
  C.时丁晋公从真宗巡幸/礼成/诏赐辅臣玉带/时辅臣八人/行在柢候库止/有七带尚衣有带/谓之/比玉/价直数百万/上欲以足其数/
  D.时丁晋公从真宗巡幸/礼成诏赐/辅臣玉带/时辅臣八人/行在祗候库止/有七带尚衣有带/谓之/比玉/价直数百万/上欲以足其数/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士大夫颇信之”与“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两句中的“信”字含义不同。
  B.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C.“予案景德元年真宗巡幸西京”与“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中的“案”字含义不同。
  D.泰山,文中指五岳中的东岳。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泰《东轩录》记载,寇准在宋真宗面前推荐王钦若,王钦若不负圣望,后来王钦若因功官位与寇准同级。这事其实不符合史实。
  B.《梦溪笔谈》记载,向敏中被任命为右仆射时,皇帝对李昌武说,向敏中一定很高兴。这是错误的,因为向敏中任右仆射时,李昌武已经去世。
  C.《梦溪笔谈》所说的丁谓凭借小聪明获得真宗“比玉”等事不真实,因为丁谓根本没有跟随皇帝出行过,当时的辅佐大臣也不是八人。
  D.本文分析了三个典型事例,对两本著作所记载的一些史料进行考证,考证的资料包括沈括的名作《梦溪笔谈》,体现了作者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退即召王于行府,谕以上意,授敕俾行。
  (2)公心欲之,而位在七人之下,度必不及己。
  5.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野史杂说中记载的事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①
  苏轼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