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820字。
第四单元学情评估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语段,根据提示填空。(10分)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志士追寻着一个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古代人民的中国梦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的不懈追求;古圣先贤的中国梦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道之行;陶渊明的中国梦是《桃花源记》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的和谐之景;杜甫的中国梦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情怀。王勃的中国梦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友谊之歌;孟浩然的中国梦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磅礴气势的强国气象;陆游的中国梦是《卜算子??咏梅》中“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至死不渝。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绝笔》是一部替为国为民的大英雄们再立新传的人物纪录片,是一部震hàn____①____人心的历史纪录片。它聚焦英雄们的绝笔书信,从英雄们的人生片段切入,展现了____甲____的斗争时代,以真实的力量直击人心。在这些绝笔书信里,观众读到了英雄们对国家、对人民的____乙____之心,读到了英雄们舍____②____身取义、视死如归的革命大无畏精神,读到了英雄们坦坦荡荡的乐观主义精神……过去的历史细节,在发黄的书信中重新浮现。牺牲的英雄们,在血字中、在墨迹中,重新站立起来:他们目光如炬,________;他们昂首挺胸,________;他们手握钢枪,________。于是,历史复活了。
(1)根据①处拼音写汉字,为文中②处加点字注音。(2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填序号)(2分)
甲________(A.波澜不惊 B.波澜壮阔)
乙________(A.诚恳 B.赤诚)
(3)下列三个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直指凶狠残暴的敌人
②怒视着阴云笼罩的远方
③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6分)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词的上阕通过对“缺月”“疏桐”等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
B.“幽人”“孤鸿”通过人、鸟形象对应,物我同一,使词人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C.“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说人孤独时,到处寻觅却碰壁,只能回头,心生怨恨。
D.这首词语言生动传神,简约凝练。
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6分)
仙游记
顾 况
温州人李庭等,大历六年,入山斫树,迷不知路,逢见漈水。中有人烟鸡犬之候,寻声渡水,忽到一处,约在瓯闽之间,云古莽然之墟,有好田泉竹果药之属,连栋架险,三百余家。四面高山,回还深映。有象耕雁耘①,人甚知礼,野鸟名鸲,飞行似鹤。人舍中唯祭得杀无故不得杀之杀则地震。有一老人,为众所伏,容貌甚和,岁收数百匹布,以备寒暑。乍见外人,亦甚惊异。问所从来,袁晁②贼平未,时政何若。具以实告。因曰:“愿来就居得否?”云此间地窄,不足以容。为致饮食,申以主敬。既而辞行,斫树记道。还家,及复前踪,群山万首,不可寻省。(有删改)
【注释】①象耕雁耘:传说舜死苍梧,有象为之耕;禹葬会稽,有雁为之耘。后用来形容民俗古朴,有舜禹时代的遗风。②袁晁:袁晁农民起义发生于公元762年,次年被平定,到这位老者问话时已过去8年。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入山斫树________________
(2)有好田泉竹果药之属________________
(3)具以实告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