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840字。
高考古诗词复习备考:艺术手法 虚实结合 讲练
01
虚实内涵
虚实结合是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一文中对中国的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舞蹈等艺术形式中的虚和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中国的古典文学,特别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和实结合的现象。古人评论虚实,有云: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现实为实,梦幻为虚。“实”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是眼见的、具体的、已知的、客观的、当前的。“虚”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指未来的、已逝的、抽象的、主观的、对方的。
02
虚实结合的常见类型
古诗词中常见的虚实结合的类型有:
一、当前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为虚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写的赤壁之景与自身状况为实写,“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追忆周瑜当年赤壁之战的英姿是虚写,虚实对比中表达了年华已逝,壮志未酬的感慨。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巷口繁华富庶、热闹非凡,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虚实对比突出表现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的“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三句,极写往昔的繁华生活,与词人当时无限凄凉的处境形成了强烈对比,以虚衬实,以虚写实,虚实结合,凸显出梦醒后浓重的悲哀。怀古诗多是通过追忆已逝之景与当前的实景构成对比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