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130字。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学存在一套发达的抒情体系,有学者将中国文学的传统总结为以抒情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抒情传统。抒情传统虽然不能囊括中国文学的总体,但确实抓住了中国文学的一条主脉。在漫长的文类、文体融合与演变的过程中,这一抒情传统自然而然地浸润了小说,使得古代小说具备丰富的抒情因素。在中国古代小说的浩瀚海洋中,虽然不乏游戏笔墨之作,但是那些流传后世的杰作往往是发愤抒情的结晶。
当然,在承认古代小说抒情性的同时,不可否认抒情因素并非与生俱来的。抒情性虽然在唐传奇中就已显露痕迹,但只有到了明清,在文人化和个人化倾向的刺激下才大放异彩。同时,中国古代小说中也存在着一大批无关抒情或淡化抒情的说理、记事文类,比如文言小说系统中的笔记、杂记、逸事等,白话小说系统中的历史演义、神魔小说等。但是,这些现象并没有消减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特性,反而从各个方面将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面相凸显了出来。如历史演义永远少不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神魔小说也总是对生命盛衰与身心超越之道抱有关怀,只是这些抒情因素多半沉潜在文本深处。
此外,如果将视野扩大到整个中国小说史,就会发现抒情性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演变的重要趋向和内动力,也是近现代小说转型的重要因素。在清末梁启超提出“小说界革命”以后,我们不仅能在社会小说中看到吴趼人的嬉笑怒骂、刘鹗的哭与泪,还能在言情小说中感受到林纾、徐枕亚的哀伤情调——这种哀伤情调甚至弥漫至五四新文学时期,进而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五四时期,从鲁迅的“呐喊”与“彷徨”到郁达夫苦闷的“自叙传”,从周作人提倡的“抒情诗的小说”到沈从文的“抽象的抒情”,虽然传统小说的抒情模式已被现代作家抛弃,但是抒情的灵魂依然还在。
(摘编自陶明玉《小说何以抒情:从古代到当下》)
材料二:
以中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的文化渊源为考,明清以来的戏曲、小说的真正核心还是离不开一个“情”字,正如童庆炳所说,“明清以来,戏曲、小说作品的大量出现,从表面看,似乎离开了抒情传统,转向了叙事方面,其实也不尽然。因为第一,明清两代抒情的诗仍属于正统,是高雅的标志;第二,就中国古代戏曲和小说作品而言,仍然贯穿着中国独特的抒情传统”。是的,摆一摆明清以来传世的每一部小说与戏曲,都是抒情与叙事兼并的“种子”,《红楼梦》《牡丹亭》《西厢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以抒情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抒情传统是中国文学的主脉,这一传统浸润了小说,使古代小说具备了抒情因素。
B.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古代小说都具有抒情性,如神魔小说,它们无关抒情或淡化抒情,但并未消减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特性。
C.童庆炳认为,明清以来的文学由抒情转向了叙事,明清以来的每一部小说和戏曲,都是兼顾叙事和抒情的。
D.评价一部作品是否以抒情为本,可以通过作品中诗词曲赋的数量来衡量,这与蔡义江的“传诗”的说法如出一辙。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阅读《三国演义》,读者能从其叙述的故事中感受到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B.考证五四时期的作品,我们找不到传统的抒情模式,但依然能看到抒情的传统。
C.材料二举《红楼梦》这部作品的例子,意在证明诗词曲赋对一部作品的重要意义。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涉及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传统的论述,但两者侧重点不同。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材料二中陈世骧观点论据的一项是 A
A.“许多抒情作品则未能把视线、笔触更多投向自我以外的客观世界。”
B.词“它不仅在诗歌发展链条上继承了言志抒情的传统,并将这个传统传递给了后代”。
C.茅盾的小说《幻灭》“令人信服地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人对生命的悲剧性感受”。
D.郁达夫的短篇小说在表达形式上“只关心自己的感受,并将这些感受描写出来”。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材料二说“《红楼梦》是在歌唱故事,而不是一般的叙述故事”,请结合下面一段文字对这一论述加以阐述。
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这日不知为何,他二人言语有些不合起来,黛玉又气的独在房中垂泪,宝玉又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渐渐的回转来。
(摘自《红楼梦》第五回)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要求,明确相关材料的论点,然后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证思路的梳理能力。答题时要通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上将军庞涓的秘密使命
孙皓晖
清晨卯时,庞涓到达逢泽。
逢泽的清晨分外壮美。浩森水面上金波粼粼,一轮红日涌出水天相接处,苍茫苇草翻滚着金红的长波。连绵不断的各式军帐、战车、幡旗、矛戈结成的壮阔行营,环绕水面形成一个巨大的弧形。悠扬沉重的号角声伴着萧萧马鸣此起彼伏。
半个时辰后,庞涓大帐外两面大旗迎风舒卷,一面大书“六国会盟特使庞”,一面大书“魏国上将军庞”。百名铁甲骑士护卫着一辆青铜轺车辚辚驶出帐外,轺车前三名骑士护卫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