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780字。
艺术手法类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得郑二宣海南手札
高株
番禺天外古交州,念子南行恋旧游。
故国又经花落后,远书翻寄雁来秋。
梅边野饭逢人少,海上青山对客愁。
为报罗浮①云影道,早随明月引归舟。
注释:①[罗浮]山名,在广东南部,即友人所去之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从友人郑二宣南行之地说起,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写出此行路途遥远,所去之处历史悠久。
B.故乡花落春尽,友人音讯全无,直等到“天外”来书,已是大雁归来的深秋,典故暗用得自然贴切。
C.“梅边野饭”句寓情于景,写出了亲朋云散、人既少、情自减的境况,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D.全诗精于选景构图,时空、主客多层次交错,组成奇特的画面,语言清新明丽,情感表达不落俗套。
2、本诗是如何利用虚实结合这一手法抒发对友人的思念的?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题。
秋日三首
秦观
其一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其二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前两句由霜寒二字领起,不需点出“秋”字,而题意自在其中。
B.第二首前两句写碾茶烹茗、课儿读书两件家庭琐事,自有闲适情趣。
C.两诗都写秋日,时间都在秋夜,而地点有别:一为舟中,一在家里。
D.两诗写的都是琐细的生活题材,但观察都细致入微,语言清新动人。
4、两首诗都体现了“动静结合”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淳熙丙申①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②以为有《黍离》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